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之管窥摘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管理学理论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独成体系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形成、西方当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探讨了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起源、发展、应用,同时提出建立人力资源新理论框架的构想,进而得出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既有工业文明时代的深刻烙印,又反映着新经济时代游戏规则基本要求的结论。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地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全新的领域,“人力资源”的概念是1954年由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组织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知识经济的出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组织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并引起了学术界和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何谓人力资源管理我国从80年代开始使用人力资源(HumanResource)的概念,在此之前使用的是劳动力的概念。有关劳动力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上对社会整体劳动力的分布、移动、福利、教育等方面进行管理调控,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是近些年才在我国传播发展起来的。其实,把人力作为资源来研究、开发的学术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的管子就曾说过:“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其中的“树人”就包含着将人当作资源“开发”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6年,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提出过应该把人看作是一种资源的问题。很巧合的是,西方学者彼得·德鲁克也恰好在20世纪中叶提出了“人力资源”这个概念。自此以后,从事人事管理、人际关系和劳资关系研究的专家学者对如何界定人力资源概念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探索实践,但由于研究领域不同,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问题上始终难以达成共识。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由彼得·德鲁克提出并由舒勒等人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采用一系列管理活动来保证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社会和企业的利益。”此后,很多学者还是把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等同起来,德斯勒等人就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人事管理的一个新名称,是指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中涉及人或人事方面的任务所需要掌握的各种概念和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的斯托瑞等人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本质上是为了躲避工会和掩饰管理控制方法的一种复杂的管理方式,他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用来显示管理人合法性的一种不同方法,而不是作为工具或手段的人力资源管理。尽管定义的角度不同,但学者们都在试图解决人事管理、人际关系和劳资关系所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即组织应该如何通过对人的管理实现组织的绩效和个人满意度达到最大化。与此同时,把人看作是组织中最有价值的资源,这种观点已经被普遍接受了。人力资源管理学是从一般管理学中分化出来的,要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形成,首先要研究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情况。管理学理论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一般来说,现代管理理论大致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管理阶段。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管理阶段,它经历了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长达150年的时间,历经了管理科学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在这一阶段后期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虽然被广泛推行,但由于没有顾及到工人的主观感受,容易使工人对工作产生不满和厌倦,因而一开始就遭到抵制和批评,劳资双方的矛盾由此产生,为了贯彻科学管理的原则,人事管理部门随之出现。人事管理部门除负责招聘工人外,还负责调配劳动力和协调劳资关系,这就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第二个阶段是行为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化国家逐步增多,这一时期形成的行为科学管理思想,使人事管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行为科学理论是从社会、心理、人际关系等因素入手对人们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是通过调节人际关系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在这一阶段的管理学理论中体现出来的对人进行管理的思想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第三个阶段是现代管理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阶段,出现了许多经济与管理的新理论学派,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