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第二部试题集一、基本操作技能(二)(一)、腹部检查:1、关于胃肠型和蠕动波不正确的是(C)A、胃蠕动波自右向左为逆蠕动波B、小肠梗阻的蠕动波多见于中腹部C、严重的肠梗阻可呈多层梯形肠型,蠕动波运行方向一致D、结肠远端梗阻,肠型多位于腹部周边E、如发生肠麻痹,则蠕动波消失2、肝脏的位置一般位于(E)A、下腹部B、中腹部C、左下腹部D、右下腹部E、右上腹部3、腹部视诊的主要内容不包括(D)A、腹外形B、呼吸运动C、腹壁静脉D、腹壁紧张度E、胃肠型及蠕动波4、按九区分法,不属于右季肋部的脏器是(D)A、肝右叶B、胆囊C、结肠右曲D、胃E、右肾5、关于腹壁静脉曲张的描述,错误的是(E)A、常见于门静脉高压致循环障碍B、正常情况下,脐水平线以上的腹壁静脉血流方向为自下向上C、正常情况下,脐水平线以上的腹壁静脉血流方向为自上向下D、上腔静脉阻塞时,上腹壁的浅静脉曲张血流均转向下方E、下腔静脉阻塞时,脐以下的腹壁浅静脉曲张血流方向转向下方6、肝脏触诊方法不正确的是(C)A、以食指前端桡侧指腹接触肝脏B、右手宜置于腹直肌外缘稍外处向上触诊C、吸气时手指上抬速度要快于腹壁的抬起D、如遇腹腔积液患者可应用浮沉触诊法E、如有腹部饱满,需下移初始触诊部位7、关于腹部反跳痛,不正确的是(B)A、检查时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在原处暂停片刻B、检查时腹部出现压痛后,迅速抬起C、突然抬手时腹部因牵拉而出现疼痛D、阳性说明腹膜壁层已受累及E、见于急慢性腹膜炎8、正常肝脏的触诊感觉应为(A)A、质地柔软B、质地稍韧C、轻压痛D、有搏动E、边缘整齐,薄厚不一9、腹部触诊检查内容不包括(D)A、压痛B、反跳痛C、腹壁紧张度D、移动性浊音E、腹壁脏器触诊10、关于振水音的叙述正确的是(C)A、一旦出现振水音,则提示幽门梗阻B、有振水音,则必定有胃蠕动波C、若在清晨空腹或餐后6~~8小时以上听到振水音,则提示幽门梗阻D、振水音仅出现在幽门梗阻E、餐后2~~3小时听到振水音,则提示幽门梗阻11、脾脏触诊方法正确的是(A)A、患者仰卧位,医生右手掌与左肋弓大致呈垂直方向B、取仰卧位,医生右手掌与肋弓大致呈平行方向C、患者取右侧卧位时,右下肢曲屈,左下肢伸直D、患者取左侧卧位时,右下肢伸直,左下肢曲屈E、呼气时向肋部方向迎触脾12、Murphy征阳性可见于(A)A、急性胆囊炎B、急性胰腺炎C、急性阑尾炎D、胃、十二指肠溃疡E、急性肝炎13、当肾脏和尿路有炎症时,压痛点的部位是(B)A、两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点B、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C、脐与右髂前上脊连线中外1/3交界处D、脊柱外缘和第12肋下缘交界处E、第12肋下缘和腰外缘的交界处14、关于肾脏触诊的描述,错误的是(D)A、检查肾一般用双手触诊法B、可采取平卧位或立位C、当肾下垂或游走肾时,立位较易触到肾脏D、正常人肾脏一般较易触及E、检查者一般立于患者右侧15、肿大的脾脏触诊时最显著的特征是(E)A、形态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B、边缘及表面光滑C、质软,压痛D、质硬,轻压痛E、有明显切迹16、腹部叩诊音范围缩小见于(A)A、肝脾极度肿大B、胃肠高度胀气C、人工气腹D、胃肠穿孔E、肠梗阻17、肝上界为(B)A、肝绝对浊音界B、肝相对浊音界C、隔顶部D、肺下界E、不被肺遮盖部分的上缘18、中等量腹腔积液患者腹部叩诊正确的是(B)A、患者仰卧,腹中部呈浊音,两侧腹部呈鼓音B、患者仰卧,腹中部呈鼓音,两侧腹部呈浊音C、患者向左侧卧位,左侧腹部呈鼓音,右侧腹部呈浊音D、患者向右侧卧位,右侧腹部呈鼓音,左侧腹部呈浊音E、患者直立位,下腹部呈鼓音,上腹部呈浊音19、可引起肝浊音界缩小应除外(A)A、肝炎B、急性肝坏死C、急性胃肠穿孔D、肝硬化E、胃肠胀气20、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量至少达(D)A、300mlB、500mlC、800mlD、1000mlE、1500ml21、肠鸣音听诊点通常在(E)A、上腹部B、下腹部C、中腹部D、左下腹部E、右下腹部22、肠鸣音消失可见于(C)A、机械性肠梗阻B、老年性便秘C、急性腹膜炎D、急性胃肠炎E、胃肠道大出血23、上腹部听到连续的嗡鸣声,常提示(D)A、腹主动脉瘤B、肾动脉狭窄C、肝癌D、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E、腹主动脉狭窄24、正常情况下,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