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案例分析:C公司聚乳酸纤维项目投资王甫忠高长春5.1项目背景C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业生产涤纶工业丝的化纤公司。公司拥有4条国产生产线和2条进口生产线,年生产能力6000吨,销售收入近7000万元,产品主要用于橡胶骨架材料、织带、线、绳、帆布、土工材料等。公司拥有较强的化纤工艺及设备开发能力。5.1.1投资机会识别近几年,涤纶工业丝生产企业数量猛增,设备、技术不断更新,一家企业的年产量可达10万吨,相当于2001年全国的总产量。C公司的产值、销售虽然保持当年水平,但利润率逐年下降。2006年,C公司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发“一步法聚乳酸纺丝工艺与技术”,该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项目。公司从乳酸水溶液出发,经丙交酯到聚乳酸熔体,直接纺丝,先后突破了脱水聚合、裂解纯化、开环聚合、后处理等关键技术,并开发出以“薄膜反应器”为核心的连续聚合直纺装置。至2009年底,公司共获得10项国家专利,并已完成年产50吨聚乳酸纤维中试。在我国,聚乳酸生物可降解材料这方面的市场起步较晚,虽然攻克了技术难题,但目前的国内市场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同时由于生产企业很少,规模也比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要求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聚乳酸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因此,企业在聚乳酸纤维产业化投资中更应该慎重而行。5.1.2技术方案简介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聚乳酸纤维“一步法”的技术总路线可以概括为:将聚乳酸聚合反应装置聚合反应终结后所得到的聚乳酸聚合熔体借助于一接续在聚乳酸聚合反应装置的终结装置的出料泵的出料口与纺丝箱的进料口之间的熔体输送器使聚乳酸聚合熔体处于加热并且保温状态下以正压引入纺丝箱,由纺丝箱对所引入的聚乳酸熔体进行纺丝,得到纤维制品。5.1.3产品和市场分析表5-1聚乳酸纤维与合成纤维、天然纤维特性数据比较项目密度/g·cm-3断裂强度/cN·tex-1含水率/%熔点/℃合成纤维尼龙61.1442~484.0~4.5215涤纶1.3945~550.2~0.4256腈纶1.1830~351.0~2.0320聚乳酸纤维INGEO1.2530~350.4-0.6170天然纤维粘胶1.5220-2511.0~13.0棉花1.5220~407.0~8.0真丝1.3432~3810.0羊毛1.3112~2014.0~18.0资料来源:王鸣义,“环境友好型”聚酯纤维的产品开发[36]。PLA纤维既有合成纤维的基本物性又有天然纤维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见表6-1),其加工成的各种纤维产品,在成本、性能等方面比以石油为原料的各种产品更具竞争力。PLA纤维具有丝绸般的光泽和手感,吸湿透气性好,不刺激皮肤,穿着舒适,可与棉、羊毛、粘胶等纤维混纺,用作服装面料,也可用于工业、农业、医用材料等领域[36]。此外,聚乳酸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完全降解材料,并由于其以玉米芯为原料,具有可持续供应的特点,同时不受油价影响,且符合循环经济原则。全国每年有废弃玉米芯3500万吨,可产出300万吨聚乳酸;而涤纶从石油中分离提炼出来,每提炼1000吨涤纶,需要耗费7907桶石油,即147万公升汽油[37]。第3页共11页第2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1页目前中国聚乳酸纤维可广泛应用于服装及面料市场,特别是内衣及卫生材料。5.1.4项目风险分析作为一个新材料项目,聚乳酸纤维的风险由其高度创新性所决定的,如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机制创新等,而且定位于开拓未来的、潜在的市场。而创新总是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是创新的活力所在,也是创新风险的源泉所在。对于聚乳酸纤维项目,创新产品的性能能否达到市场要求,创新的技术能否顺利通过产业化,新的企业能否适应市场和政策的变化,这些市场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另外,在产业化过程中,技术风险与资金风险依然存在。其它风险,如管理风险、人才风险、政策风险等,虽不是项目特有的风险,但也贯穿产业化的整个过程。5.2投资分析聚乳酸纤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进行经济评价的时候,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评价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