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课标告诉我们本组课文以“走进西部,亲近西部、了解西部”为主题,既有“情景交融”的散文,也有以“历史演变为主线的故事性”文章,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阅读本组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1草原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天涯”,等词语。2.品读揣摩优美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汗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第一课时自主学习1.搜集有关草原的资料及作者信息。2.读课文,自学生字词。⑴认读生字词,用好办法记住带点的字。鄂.温克渲.染勾勒.天涯.⑵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渲勒鄂涯毯吟迂襟蹄貌拘羞涩跤偏(3)读读写写,并在课文中画记下列词语,读一读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疾驰拘束迂回2马蹄礼貌羞涩天涯摔跤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4)理解文中的词语,比比谁理解得多。温馨提示: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我的疑惑通过自主学习,我发现的疑问有:合作探究1.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吗?草原的美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请大家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用小标题的方法给你的“美景图”命名,划分段落。归纳整理课文按照顺序叙述,先描写了;再描写了的场面和的情形。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检测训练课堂目标达成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相应的扩号里。疾(1)疾病(2)痛苦(3)痛恨(4)急速猛烈3群马疾驰()疾恶如愁()疾风知劲草()疾苦()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寂静()羞涩()拘束()洒脱()回味()3.根据意思写词语。(1)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2)国画的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3)用线条画出轮廓。()(4)难为情,态度不自然。()课后巩固提升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课文是按照顺序叙述的,可以分成四部分,它们的小标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草原》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_____的草原风光,而且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之间浓浓的民族情。(3)本文的作者是(),他的代表作有()。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你还能写出关于送别的古诗句吗?请你写下来。()2.学习后记第二课时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读一读,体会表达上的特点。42.默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此情此景,你会想到怎样的画面(可小组表演展示)。热情迎接—()—()—()我的疑惑通过自主学习,我发现的疑问有:合作探究“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你体会到一种怎样的情谊?归纳整理1.通过品读揣摩优美的语句感受到了草原的美、美和美,体会到了作者对草原及草原人民的之情。2.表达方面的特点:检测训练课堂目标达成1.按要求填空。(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是:(2)“那些小丘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这句话是把绿色草原上的小丘,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小丘和平地之间没有分明的界线。(3)比较下面句子,哪句表达更具有特点,并说明理由。5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河。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课后巩固提升1.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而并不()。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