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绩效与企业经济绩效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陈煦江(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重庆400067)摘要:本文运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发布的我国首个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指数计量企业社会绩效,从企业的销售绩效、盈利绩效、市场绩效三个方面计量企业经济绩效,实证分析了企业社会绩效与企业经济绩效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发现:前期与当期的企业销售绩效对企业社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企业社会绩效对后期的企业盈利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企业市场绩效在企业社会绩效与企业经济绩效的相互关系中均无显著影响。关键词:企业社会绩效;企业经济绩效;企业社会责任中图分类号:F27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00067):’s2008,,,.:;;’t.:;;一、引言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由于所采用的理论、方法、样本等存在诸多差异,使得对二者关系的认识至今未有共识。但是,企业社会绩效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究竟是单向影响关系,还是双向影响关系,在影响方向上是正向影响还是负向影响,对于企业管理层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社会责任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收稿日期:2009-作者简介:陈煦江(1973-),男,重庆黔江人,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会计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08年发布的我国首个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指数计量企业社会绩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绩效与企业经济绩效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热潮,文献主要集中在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与企业社会绩效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与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企业社会绩效与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三个方面,其中,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研究了企业社会绩效与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但研究视角大多为二者的单向影响关系,研究二者的双向影响关系的文献较少,并且这些文献依据的理论与得出的结论存在诸多差异。1.企业经济绩效对企业社会绩效的影响目前研究企业经济绩效对企业社会绩效影响的文献较少,依据的理论比较单一。多数研究基于闲散资源理论,认为良好的企业经济绩效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财务与非财务的有形与无形的闲散资源,企业可将这些闲散资源运用于改善社区与雇员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慈善事业等社会责任领域,产生良好的社会绩效,形成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能力取得长期竞争优势[1]。已有一些文献支持闲散资源理论。等[2]发现企业以前年度的财务绩效与当期企业社会绩效正相关。和O’[3]发现美国67家大型上市公司在1982~1992年间的财务绩效对社会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和[4]也发现企业财务绩效对企业社会绩效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国内研究较晚,高敬忠和周晓苏[5]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随着企业资产经营规模的增长而提高。山立威和甘犁等[6]通过对汶川地震后我国A股上市公司捐款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公司是以获取广告效用与提高企业声誉为目的发生捐赠行为的,并且公司捐赠行为由自身能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能力所决定,业绩好的公司捐款总数和现金捐款数明显高于业绩差的公司。也有少数文献不支持闲散资源理论。和[7]选取美国经济优先权委员会()调查目录中的9家纸浆行业公司,以1971年3月~1973年3月经过标准化处理的股价盈余比率和短期股价计量企业经济绩效,以污染指数计量企业社会绩效,在未设置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发现企业经济绩效对企业社会绩效没有影响。和[8]运用美国40家上市公司的调查数据,以1970~1974年的股票回报率计量企业经济绩效,以《商业与社会评论》杂志1972年公布的企业声誉指数计量企业社会绩效,采用系数控制企业风险,结果发现企业经济绩效与企业社会绩效并不相关。2.企业社会绩效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早期文献大多基于工具理论和伦理理论研究企业社会绩效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工具理论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手段,认为企业社会绩效与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理应是正相关的;伦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