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机化学B》课程大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使用)系别:城市科学系制定人:戴朝霞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在学习完中学化学的基础上开设的,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它是培养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继化学课程《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等的基础。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开设本课程,旨在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基础理论内容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的指导思想下,系统、全面地学习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四大平衡的关系,从原子结构对元素性质的影响,掌握典型和通用的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变化规律和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按照高职高专培养计划,结合实例和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加深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的务实能力,能够学以致用,特别是为环境专业课程知识学习打好良好的化学基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二、教学对象及适应范围本课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非化工专业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需求而选择相应教材,所以本课程适宜教学对象为三年制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突出学生为主体,化学基本理论够用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上加强了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教育,以便学生后期继续学习环境专业课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学习实施模式即学习实践模式,它强调的是从学生学习的内在程序来描述学习过程,是学习过程模式的内化和具体实践。学习实施模式更侧重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和自学能力的辅导时,应要求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文字教材,对文字教材的知识结构、基本理论与心理规律要在了解、理解上下功夫,认真钻研,善于分析与概括教材的要点、重点与难点;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心理规律、原则与方法要做到联系实际学会应用。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层次。其中,“掌握”部分为重点考核内容,占考核内容的60%;“理解”部分占考核内容的30%,“了解”部分占考核内容的10%。四、课程教学媒体的构成与主要内容教学媒体以文字教材为主,主教材为本课程教学与考核的基本依据,辅助教材选用有关习题参考书并组织一些基本实验的操作学习。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及教法建议重点:化学理论和典型元素化学的应用难点:化学理论的计算和应用教法建议:在讲课中注意突出重点,深入浅出;注重图表和实例,例题的详细讲解,通过实物模型、录像材料和例题讲解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六、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内容的更新及拓宽。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注意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注重习题的练习•适应大学化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七、课程总学时课程总学时:本课程3学分,共54学时,一学期内开设。理论授课36学时,实验18学时。大纲正文课程教学大纲绪论教学内容一、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二、无机化学的发展及前景三、化学在国民经济和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四、关于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教学要求:了解无机化学这门课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介绍学习这门课的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无机化学与其他化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3页共17页第2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7页第一章化学基本量和化学计算教学内容第一节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二、摩尔质量三、气体的标准摩尔体积第二节溶液的浓度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二、溶液的浓度第三节化学方程式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化学方程式二、热化学方程式三、原料利用率和产品产率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要求:1、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有关计算。2、掌握溶液的稀释、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3、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