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如何使绩效管理落到实处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管理专家喻为管理者梦寐以求的圣杯,这一点已毋庸质疑,经理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关键问题是,经理如何向总经理、直线经理和员工传达绩效管理的理念,如何使自己的绩效管理方案得到上至企业管理高层下到普通员工接受,使绩效管理体系真正地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这才是经理关心的问题所在。一、绩效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解决问题,必须首先很好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有效解决问题。一)观念的问题目前,在我国的企业中,管理的观念还比较落后,管理层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肤浅,X型风格的管理还在大行其道。由于管理观念的陈旧,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能前瞻性地看待管理的问题,不能自愿接受新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视绩效管理为讨厌的多余,视绩效管理为工作的额外的负担。在他们看来,绩效管理是个该死的东西,没有最好。观念的问题是企业实施绩效管理之路上最大的障碍和绊脚石,要想使绩效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强调全员的绩效意识,改变管理者的观念,搬掉这块绊脚石。二)经理的尴尬地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还比较尴尬,在许多的企业里,人力资源管理依旧停留在人事管理的层面,经理忙于具体事务的处理,继续充当着高级办事员的角色,其权限和工作积极性都受到了诸多的限制。由于经理的尴尬地位,使得他们的威信不足,说服力不够,因此导致了组织实施的力度跟不上,在推销绩效概念和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三)经理的内功修炼不够在许多经理的头脑中,绩效还只是一个概念,绩效管理的意识还仅停留在绩效考核的阶段,不能系统地理解绩效管理的过程,曲解了绩效管理的理念,认为绩效管理即是绩效考核,只要达到考核的目的就可以了。我们说,新经济条件下,经理应是企业的管理顾问和咨询师,全面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技能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绩效管理的研究,更需要站在管理的前沿,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掌握。但是,经理们比较喜欢实务性的东西,排斥理论的研究。这一点,在经理们的研讨会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在与演讲专家交流参会目的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声音是,我想知道怎样设计绩效考核表,我想学会怎样量化考核指标,我想弄清楚怎样把考核与薪酬管理关够,等等。所以,许多演讲专家也不得不无奈地把绩效管理的主题改为绩效考核,抛开管理谈考核。就是这种务实的想法和做法,使得经理在追求绩效的过程中走入了自己设定的陷阱,走入了误区,错误地认为绩效考核的成功即是绩效管理的成功,绩效表格设计的优秀即是绩效管理的优秀。这种务实和急功近利使得经理不能练好内功,不能做出优秀的绩效管理体系和实施方案,不能有效说服直线管理者,导致了说服力不足,自信心不足。四)高层领导支持乏力在绩效管理这个问题上,许多企业的高层领导只是给予了一般的支持,只是听听汇报,做做指示,没有真正地把绩效管理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导致了领导支持乏力。有一个著名的企业管理大师说过,绩效就是企业管理层所应致力追求的那座圣杯。从这个角度讲,绩效管理应是企业管理改革的大事,是企业全体员工的事情,上至总经理,下到基层员工,包括公司所有的人。既然是公司的改革大事,企业老总就不应该躲在幕后,不应该嫌麻烦,怕阻力。而是积极站到前台,积极参与其中,给予经理充分的领导支持,让员工和管理者都能看到这种关心和支持,都能跟着行动起来,共同去做好这件改革大事,直至成功。在绩效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许多企业的高层领导所能给予的支持大多停留在做指示的层面,许多的指示还是经理请求才做,被动地应付。这种的乏力的领导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阻力,减弱了推动力。五)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缺乏吸引力由于许多企业不能系统地看待绩效管理,不能将绩效溶于管理的过程中,只是为管理者提供了简单乏味的绩效考核表,空洞且缺乏说服力。绩效管理的过程也相对简单,缺乏过程的沟通和辅导,只是认为必要的时候,才组织一些填表和考核的工作。整个绩效的体系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