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业区域化党建经验总结:组织搭平台企业出思路共构区域化非公党建新格局棘洪滩街道青大片区有非公企业317家,近年来,街道以片区联合党委为核心,强化片区联合党委在区域化党建的主导作用和主体责任,依托工业园区集聚优势,适应党员、职工多样化需求广搭平台,有效提升了区域化非公党建水平。一是搭建教育管理平台。一方面,分类开展教育培训,今年组织5名企业出资人参加区工商联组织的非公企业出资人培训班,不断强化出资人的党建思维;每年举办2次以上专题培训班,对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全部轮训一遍;每周五晚在片区开设“七点半党员课堂”,每次吸引近百名党员参加。另一方面,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民情社区”网站开设“党员e课堂”,建立微信群,覆盖党员300余名,构建起了灵活多样的党员活动方式。二是搭建特色活动平台。片区党总支每年根据企业特点统筹谋划党建项目,做到党建活动有计划、有主题、可执行。同时,通过党建活动打包给社会组织的形式,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新途径。其中,“小陈热线”服务组织年开展党建活动100余次,为区域化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搭建权益保障平台。在片区党总支设立“谈心室”,开设“党员留言吧”,每月组织“职工沙龙”、“读书会”等活动,促进党员、职工沟通交流;联合工会、劳动等部门,每季度开展“劳资和谐面对面”活动,为职工开展维权服务。近三年累计化解各类劳资纠纷52起。四是搭建服务发展平台。党建工作唯有服务发展才能赢得企业认可,才有持久的工作活力。为此,片区党总支每年组织党员开展“我为企业献计策”意见征集和“党员先锋带头人”创建活动,促进企业改革创新、健康发展。2014年,福宏集团党员提出的“新平台节能增效”建议被公司采纳,帮助企业节省了成本;入选国家“千第1页共4页人计划”的青岛新材料党支部党员孙玉城博士带领创新攻关小组研发企业革新技术,帮助企业发展提速增效,公司产值近三年翻了两番。非公企业区域化党建经验总结: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区域化党建新路子XX市XX县区棘洪滩街道位于XX县区西北部,是青岛千亿级产业园之一——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辖区非公企业832家,其中规模以上138家,年工业产值占全区的70%以上。近年来,街道依托工业园区的集聚优势,积极推进非公企业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一、完善领导机制,构建区域化的工作格局着眼于扩大党组织的有效覆盖,着力构建抓促有力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模式。在领导体制上,成立街道非公有制企业党委,由党工委副书记任书记,牵头主抓非公党建工作。同时,根据工业园区分布情况成立4个片区非公企业党总支,实行非公党建片区化管理。在此基础上,由12名街道党工委委员联系42家骨干企业,54名中层干部联系其他重点企业,既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问题,又指导开展党建工作,有效压实了工作责任。在组织设置上,由片区党总支牵头,对有3名以上党员的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对有2名党员的,通过派驻党员或选派党建指导员等形式建立党组织;对仅有1名党员的,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建立企业联合党组织。截至目前,全街道共单独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245个、联合党组织95个,组织覆盖率达到93%以上。在工作模式上,以片区党总支为核心,将工会、团委、妇联、劳动、企业服务等部门纳入非公党建共同体,借助相互优势开展活动,形成了“工作同部署、活动齐谋划、目标齐考核”的党群联动机制。二、创新活动方式,搭建区域化的工作平台适应党员、职工的多样化需求,积极搭建各类活动平台,促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搭建教育管理平台。分类开展教育培训,每年组织20名企业出资人到浙大参加全区非公企业出资人培训班,不断强化出资人的党建思维;每年举办2次以上专题培训班,对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全部轮第2页共4页训一遍;每周五晚在片区开设“七点半党员课堂”,每次吸引近百名党员参加。运用“互联网+”思维,在企业车间、党小组中开设“党员e课堂”,建立微信群,覆盖党员400余名,构建起了灵活多样的党员活动方式。二是搭建特色活动平台。片区党总支每年根据片区实际统筹谋划党建项目,由各支部结合实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