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半年工作总结第一篇:读书会半年工作总结读书会半年工作总结01起源篇“文盲”的自救运动与知识分子的怜悯时间:2017年1月12日地点: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三层树下空间环境:北风呼呼的刮,就差雪花飘飘洒洒人物:渴望知识的力量但是翻开书本就大脑死机的大一难民小l和小q,心系国关同学乐于助人的学长d先生“大一上学期感觉虚度了啊,一直没怎么读书。”小l叹了口气,他又回想起黄宗良教授主讲的“假如大学时代可以重来,我将怎样读书学习”新生讲座,“当时确实是激起了满腔热血,可是拿起书本没有三分钟就读不下去了……”“何止是你”,d先生递给他一杯咖啡,“据我观察,很多大一的同学面临着三大问题——读书少,不会读书,不知道读什么书。”小q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组织一个读书会,定期讨论,让想要读书但是又坚持不下来的同学互相监督,还能交流想法和收获,说不定就激起大家的兴趣了呢。”“不错,我也正有此意,作为一个长者,我有必要告诉你们一点人生的经验,推荐一些简单易懂,能够培养兴趣的书目,同时教给你们一些读书、选书的方法,”d先生兴奋地搓了搓手手,“到时候,我可以和你们一起读书一起讨论。”小l把咖啡一饮而尽,空空如也的纸杯掷到桌上发出轻微的脆响:“好。那我先写一个初步的策划出来,咱们寒假就开始宣传、招募成员。”旁白:02目的篇用经验发现:读书,我们得有自己的路初入大学的我们,发现在阅读上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学科基础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好,对于老师推荐的许多大第1页共19页部头的经典著作,我们是拿起来就犯困,读起来就懵逼,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一上来就读懂柏拉图,也不是一进大学就可以理解三大主义,甚至,可能连最基础的历史知识,我们都没有。毕业后,我们很多人会从事不同于专业的工作,我们怎么才能在大学里,就提前了解一些别的领域的知识呢,要怎么入手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呢。读书,往往看完就忘了,怎么能够通过一种交流的方式,来加深对书的理解,听听别人的想法呢。怎么样培养自己对一个领域的兴趣呢。所有的这些问题,让我们意识到,读书会要打破以往的模式,重在打造一个跨学业阅读、由浅入深、培养兴趣、交流思想的读书会形式,让同学们在其中发现阅读的乐趣,找到自己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读书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要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起自己的读书体系。因此,即将开始进行的读书会,也是一种全新的读书会尝试。读书会同时也能发挥一些其他作用啦,比如上图03成果篇用事实说话:读书,我们是认真的自2017年2月25日第一期读书会顺利举行至2017年5月30日大一下学期最后一期读书会圆满结束,总计举办11期,读书10本,观看纪录片2部,电视剧1部,累计参与人次超过70人,涉及科幻、历史、社会学、经济学、神话学、互联网前沿、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同学们感兴趣的诸多领域,并紧密结合时政热点,可谓成果丰硕。show一下我们的书单第一期:《三体》第二期:《极简欧洲史》第三期:《重说中国近代史》第四期:《王二的经济学故事》第五期:《我的凉山兄弟》第六期:《指引生命的神话》第七期:《城市的胜利》第八期:《大数据》、《商战之电商风云》(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纪录片)第2页共19页第九期:《苏菲的世界》第十期:《亚当夏娃在拂晓》第十一期:《人民的名义》(电视剧)、《习近平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读书会也结合同学需求不定期举行了午餐会,晚餐会,茶话会,集体观影等活动,形式多样灵活,受到各位成员的好评。当然也有同学吐槽说一边吃东西一边读书会分散精力导致无法认真品尝食物的美味……04感想篇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小q同学重拾了小时候自己看闲书的乐趣。说是借口也好,中学时应试教育的压力让我渐渐地不能、也不愿再翻开有意思也有价值的课外书,最多看些轻松的漫画、小说当做消遣。许多人说过,大学是读书的最好时机,我也希望能抓紧时间多充实自己;但是回顾上学期,我确实没有读什么书,这让我非常懊恼。而这学期,在读书会这一机制的激励下,我读完了不少书,而且久违地感受到了读书和交流读书感想的畅快。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