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普法考试试题(一)一、单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年()月()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B)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8月28日C、1989年09月1日D、1989年2月21日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D)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以上三项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制度。(C)A、计划免疫B、预防接种C、预防接种证D、疫苗接种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批准。(A)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5.()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D)A、医疗机构B、采供血机构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任何单位和个人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A)A、公安机关B、卫生行政部门C、卫生监督机构D卫生防疫机构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B)A、隔离、消毒B、预检、分诊C、分类、隔离D、定点、隔离8.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减免医疗费用。(C)A、医疗救济B、困难补助C、医疗救助D、医疗照顾9.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将病原微生物分为()类。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将实验室分为()级。(A)A、4;4B、3;4C、5;4D、4;3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天。(B)A、1B、3C、5D、2二、多选题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上级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经济措施:(ABCD)A、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D、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哪些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ABCD)A、婚姻B、就业C、就医D、入学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哪些处罚?(ABCD)A、予以取缔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追究刑事责任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哪些内容?(ABCD)A接受基本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B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C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D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5.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BD)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B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C合格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D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心因性反应。三、判断题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艾滋病可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在公共场所内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4.从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活动的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有关医疗废物处置的活动。(∨)5..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品,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通过民用航空运输的,还应当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