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一、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基本状况1998年,(调查户中的)中国农村家户每户平均人口4.2789人,平均每户有2.7259个劳动力。77.27%的农村劳动力为整劳动力。有12.39%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东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16.14%,中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11.10%,西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11.16%。1997年,(调查户中的)中国农村家户每户平均人口4.3345人,平均每户有2.7343个劳动力。78.14%的农村劳动力为整劳动力。有10.74%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东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14.29%,中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9.18%,西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10.11%。1、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情况1998年农村非农劳动力比重比1997年上升了1.94个百分点,各非农行业就业比例全面上升。其中工业和建筑业的劳动力就业比例上升较大,分别为0.62和0.32个百分点。2、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状况1998年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1997年相比较,有稍微的提高。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和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相关不大,而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落后程度较大。1998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比例为43.27%,而东、中、西部地区的该比例分别为39.7%、40.45%和55.48%.二、农村转移劳动力状况1998年,全国抽样样本农户中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数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0.56%,比1997年增加了2.5个百分点。由此比例及1998年中国乡村劳动力总数46432.2万(《中国统计年鉴1999》P379)推算出1998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为9546.5万,比1997年的8314.5万个(由1997年全国抽样样本农户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为18.09%及1997年中国乡村劳动力总数45961.7万推算)上升了1232万。在转移劳动力中,男劳动力占67.1%,女劳动力占32.9%。1998年转移劳动力中男劳动力的比例比1997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女劳动力比例下降了1.3个百分点。转移劳动力中有35.9%受过专业培训,比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高出23.5个百分点。199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比1997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1、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地域分布199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在本乡内就业的转移劳动力就业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人数只增加了188万。而就业于本乡以外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却增加了1045万。1998年增加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在本乡就业的仅占15%,在本县内就业的占50%。因此,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主要以异地转移为主。1998年在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81.0%,推算数量上为7732万,1997年的比例为82.0%,数量上为6819万。1998年在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增加了约913万。相对于1997年,199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在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往城市转移的比例有所上升,主要是往建制镇的比例有所上升,而绝对数上,1998年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往省会城市就业的劳动力比1997年下降了48万,但往地级以下的城市和建制镇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增加了814万,其中:往地级市的农村劳动力增加了64万,往县级市的农村劳动力增加了225万,往建制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增加了525万。总体上,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往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比1997年增加了约766万。1998年往省外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19.02%,数量为1816万,1997年往省外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17.98%,数量上为1495万。1998年往省外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比1997年增加了321万。与1997年相比较,199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往省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往城市就业的比例下降了2个百分点,然而绝对数上还是增加了256万。主要特征是往省会城市的比例有所下降,约下降了3.6个百分点,但绝对数仍上升约43万。而往地级市的数量增加约127万。1998年增加的往省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主要趋向在地级市就业。总体上看,相对于1997年,199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往城镇就业的比例上升了约4个百分点。但往省会城市就业的比例下降,往地级市就业的比例几乎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