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1页一、总论1、项目名称2、承办单位概况3、拟建地点4、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4.1项目建设目标4.2项目建设内容5、建设年限5.1项目建设周期5.2计划进度安排6、概算投资6.1投资估算依据6.2建设投资估算7、效益分析7.1社会效益评价7.2管理部门效益评价7.3经济效益分析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1、建设的必要性分析2、建设条件分析:包括场址建设条件、其它条件分析2.1场址所在位置现状2.2场址建设条件2.3场址条件比选三、建设规模四、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1、技术方案1.1种子质量安全追溯系统1.1.1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1.1.2田间管理子系统1.1.3加工管理子系统1.1.4仓储管理子系统1.1.5物流管理子系统1.1.6销售管理子系统1.1.7系统接口池1.2种子质量安全信息平台1.2.1企业门户网站1.2.2手机APP1.2.3数据中心1.2.4基础支撑平台1.2.5项目网络规划及安全方案1.3系统与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交换平台的关系1.3.1传统的政府监管模式1.3.2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交换平台的作用第2页共51页第1页共5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1页1.3.3基于SOA的B/S架构模式1.3.4系统集成与门户化设计1.3.5现代软件模式1.3.6接口规范2、设备方案3、工程方案3.1机房改造设计3.2视频监控系统3.3门禁管理系统3.4综合布线系统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建设投资估算2、建设期借款利息3、流动资金估算4、项目投资估算六、效益分析1、社会效益评价2、管理部门效益评价3、经济效益分析七、结论第3页共51页第2页共5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1页一、总论1、项目名称:吉林省种子安全溯源系统平台建设2、承办单位概况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是省政府直属的以应用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基础研究和公益性科技工作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围绕全省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为全省“三农”服务,为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引领。全院设有16个专业研究所,1个农业信息服务及技术推广机构,1个农场,2个综合试验站。另外,主管一所大专学校——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全院承建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春)、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植物转基因中试与产业化基地(吉林)等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58个,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岗位13个、综合试验站10个。全院现有在编职工1231人(不包括主管单位),科技人员884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351人,博士119人(含在读)。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19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人;吉林省杰出创新创业人才2人,吉第4页共51页第3页共5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51页林省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2人。高层次科技人才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智力支持。吉林省农科院总占地面积819.1公顷,总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504台(件),收集保存各类植物种质资源3.04万份,收藏科技文献30万余册,各种珍贵档案资料4万余卷,编辑出版《玉米科学》、《吉林农业科学》、《农业科技管理》、《牧草与饲料》、《农产食品科技》5个学术期刊,设有“农友网”“吉林玉米网”“吉林星火计划网”3个网站。丰厚的科技资源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十一五”以来,全院共取得鉴定验收成果363项。获得授权专利71项,发布标准46项,通过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226个,获奖成果157项。这些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年新增社会效益50亿元。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应用此技术,培育出世界第一个大豆杂交种——“杂交豆1号”;超级稻品种“吉粳88号”是2008年农业部全国水稻粳稻单品种推广面积第一大品种,占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的50%,累计推广3000多万亩,创我国常规超级粳稻单一品种推广速度、年种植面积和经济效益新记录,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