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黄山小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浙美版美术学科五年级任课教师:黄礼财2/19第1课徐悲鸿与奔马教学目标: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2、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不同的特点。以临摹或创作的方式画一画奔马,体会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思想情感。3、提高美术观察与欣赏能力,加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北京荣宝拍卖公司荣获2010秋季艺术品《奔马图》,让学生竞猜成交价。作者是谁?(2)教师总结板书课题:《徐悲鸿与奔马》2、了解画家的艺术人生。(1)自幼习画,艰难求索。(2)旅欧深造,孜孜不倦。(3)技融中西,名垂画史。3、欣赏分析,共同探究。(1)通过视频播放,欣赏马奔跑的动态,感受马的文化,了解马的造型结构。(2)欣赏徐悲鸿奔马系列图,感受徐悲鸿结构严谨,用笔众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的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用笔众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的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之使人倍感精神振奋。学生交流,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自然界中的奔马有什么异同点?(3)欣赏雕塑《铜奔马》,感知无比高超的技艺将马踏飞燕这一惊心动魄的刹那表现的淋漓尽致。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衬出奔马的神骏,设想奇绝,堪称现实主意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千古绝唱。学生探讨,徐悲鸿笔下奔马的姿态与雕塑《铜奔马》中马的姿态有什么不同?(4)欣赏郎世宁《八骏图》局部,马的形体结构、皮毛质感、体积空间都画得细腻逼真。感受中西绘画手法的融合。学生分析,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郎世宁笔下的马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5)概括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与艺术特点。(6)感悟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他曾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4、掌握方法,尝试体验。(1)出示徐悲鸿画马步骤图,分步骤讲解怎样用笔用墨。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感知用笔用墨。(2)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大胆表现,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5、展示评价,拓展延伸。(1)教师设想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2)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3)课后收集奔马作品进行欣赏与临摹,体验用不同表现方法进行表现。3/19第2课戏曲人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准备上课。二、导入新课1、看几张京剧图片,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2、欣赏思考A、这是什么戏曲?B、有哪些人物形象?C、给你什么感受?学生思考、回答问题。D、跟着图片模仿一下动作表情。3、板书课题《戏曲人物》三、讲授新课: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3、讲解绘画方法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D、勾线上色。四、总结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