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1页总论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法体现的也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所以,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个意志的内容归根到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法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照顾被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往往是被统治阶级进行反抗斗争的结果。法的特征: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法是国家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是按法定的职权和方式制定和发布的,有确定的表现形式)2、强制性3、利导性4、规范性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A:如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称为民事法律关系或民商法律关系B:调整行政管理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称为行政法律关系C:调整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称为经济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内容、客体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1、公民(自然人):如个体户、农户、合伙人2、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各政党和社会团体3、国家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积极义务、消极义务)1、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2、法律地位平等,权利和义务内容对等或不对等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具备的特征是:能为人类所控制并对人类有价值)法律关系客体分四类:1、物(能满足人们需要,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并能为人们现实支配和控制的各种物质资源:自然物、人造物、货币及有价证券;可以是固定形态,也可以没有固定形态)2、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道德产品;智力成果不是物,但通常有物质载体)3、行为(不是指人们的一切行为,是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进行的行为(积极行为)或不作为(消极行为),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4、人身(人身是由各个生理器官组成的生理整体。注意:A、是活人的整个身体,显然不得视为法律上的“物”,禁止贩卖或拐卖人口,禁止买卖婚姻B、不得滥用人身或自贱人身和人格:如卖淫、自杀、自残C、不得超出法律授权的界限,不得虐待未成年子女的人身)法律事实是指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划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一、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如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绝对事件,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相对事件。二、法律行为: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分类:1、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2、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消极行为,又称不作为,则指以消极的、抑制的形式表现的)3、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非表示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4、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单方如遗嘱、行政命令)5、要是行为与非要式行为6、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法的形式:1、宪法:宪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也具有最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2、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某一方面带根本性的社会关系或基本问题。其法律效力和地位仅次于宪法,是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的依据。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两种。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还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决定,他们与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3、行政法规: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发布。通常冠以条例、办法、规定等名称4、地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