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XX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按照市县治理办、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我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坚持采取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的工作措施,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工作目标。在全系统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教育局机关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环境集中治理工作,坚持“依法治理、持续治理和常态管理”,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我局转发了市县治理办、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要求学校把校园环境集中治理工作作为灾后重建和强化学校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成立专门领导机构,着力构建“一把手”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县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股,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学校由校长担任组长,明确校园环境责任区,加强督促检查,迅速形成校园环境集中治理的强大声势。二、加强宣传教育,再掀治理活动高潮坚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教育“四个进”,即:“进课堂、进大脑、进生活、进活动”。全县各学校利用led屏幕、板报、专栏、校园广播等反复宣传环境综合治理知识;结合中小学德育课等加强宣传,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内容引入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主题班团队会、主题征文与主题书画评选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发动学生向家长、社会进行宣传,不断增加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组织教师、学生走上街头、进入社区、村组进行义务劳动,纠正不卫生、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鼓励学生自觉承担劝导、督促家长和亲友讲卫生、讲文明、爱环境的责任。同时,通过调查、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让学生查找和发现自身存在的陋习与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在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下,认识和理解其危害性,增强纠正与革除的愿望,变“学校要求”为“学生自觉行动”。第1页共3页今年全县各学校在校园及周边醒目位置新增宣传标语40余幅、制作专题黑板报100余期、手抄报200余份、散发环境综合治理宣传资料3000余份。目前,全县师生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知晓率、参与率均达100%,广大师生的公共卫生意识、爱护环境意识和文明公德意识进一步增强。三、突出整治重点,创建优美和谐校园1.集中力量持续治“五乱”,校园及周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县广大师生广泛参与,积极行动,大力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绿化美化校园。通过规范维修加固和重建工地管理;坚持清洁卫生、仪表、纪律的检查评比,强化督查;开展卫生班级、文明班级的评选表彰工作,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教育力度;严格坚持“一把手”负责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等切实治理校园“五乱”。自年初以来,全县教育系统已多次及时清除牛皮癣,规范校园广告。集中治理切实消除了校园“五乱”现象,各学校环境更加整洁优美,师生卫生文明素养不断提高。2.扎实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今年按照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部署,各学校对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饮食店、网吧、游戏室、音像书店、小食摊点等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建立了台账。自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整治行动在当地政府的牵头下,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负责、学校参与的机制,集中整治校园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整治各类摊点。教育、城管、工商、文化等部门协调配合协同各乡镇、街道对校园周边乱搭建、乱张贴、乱摆售等进行了集中的整治。二是整治文化环境。为全面深入推进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长效工作机制的落实,通过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营造优美育人环境。3.有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校积极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在校园规划、绿化、文化上进一步挖掘,并结合校园整体布局、建筑物外观特点、学校办学历史、制度建设等实际情况,明确治理重点,突出工作亮点,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努力形成工作经验,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第2页共3页4.全面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一是积极开展文明宣传教育。各学校依托“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