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与建设地点1.1.1项目名称襄城县肉牛养殖示范中心1.1.2项目法人卢师子1.1.3项目建设地点襄城县十里铺乡卢园村北,占地面积30亩。1.1.4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科学院1.2建设方案与规模1.2.1项目市场前景分析牛肉一直是主要的肉类,不仅如此,肉牛养殖还是食品加工、化工、制药等行业丰富的原料来源。因此,肉牛业在全世界畜牧业上占重要位置,我国虽有几千年的养牛历史。近年来,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牛的出栏量和牛肉产量迅速上升。目前,我国牛存栏头数1.38亿头,牛肉产量达到675.9万吨,是世界第四大牛肉生产国。但牛肉人均产量只有4.3公斤,低于世界平均9.8公斤的水平,更低于一些牛肉主产国家的人均产量水平。牛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而比鸡肉低,脂肪含量则相反1因而含热量适中,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深受我国人们喜爱。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食品消费市场。据有关部门预计,未来10年,我国肉类消费将保持年均3%~5%的增长速度。有资料表明:我国人均增加1公斤牛肉,全国就要增产130万吨以上。相当新西兰牛肉产量的2倍。从我国肉牛生产水平分析,我国人均占有量也只有3.42公斤,而世界人均占有量为10公斤,发达国家则高达30—50公斤。如果我国人均牛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产量就要超过美国,达到1300万吨以上。因此,我国牛肉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同时,肉牛养殖不与人争粮,在我国人多地少的情况下,肉牛养殖业有着广阔发展前景。1.2.2项目建设的规模与内容1.2.2.1建设规模存栏育肥牛500头,年出栏肉牛1500头。1.2.2.2建设内容存栏500头,年出栏1500头肉牛的生产设施、设备及配套设施。主要包括综合办公楼720平方米、饲料库平150方米、牛舍5000平方米、运动场7500平方米、青贮窑72个、秸杆处理窑20个、新修道路2公里及配电供水设施设备、运输车辆等。1.2.2.3预期经济目标年出栏肉牛750吨,实现经营收入1800万元,利润199.7万元。1.2.2.4生态目标项目每年利用533吨小麦秸杆、3840吨玉米秸杆和红薯秧等,使近3000亩的农作物秸杆得到合理利用,增加农民收入70多万元。同时,通2过农作物秸杆的过腹还田,每年无偿向社会提供优质有机肥5000多吨,相当于200多吨碳氨,可节约农民农田投资16万元,每年可使2000多亩耕地得到生态改善,不断提高地力,得高耕地的可耕种性,实现农牧良性循环。1.2.3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091.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90.1万元,流动资金投资496万元,项目建设前期费用5万元。流动资金中,铺底流动资金396万元。项目总投资1091.1万元中,企业自筹资金391.1万元,申请财政扶持400万元,银行贷款300万元。1.3主要经济指标销售收入:1800万元(第7年)总成本费用:1600.3万元(第7年)年均利润:199.7万元(第7年)财政扶持款清偿年限:3.8年(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16.5%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1.8%全部投资回收期:5.1年财务净现值:545.1万元1.4结论与建议结论本项目财务收益率高于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远大于零,投资利润3率、投资利润率较高,贷款清偿能力较强,全部投资回收期短,且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项目运行后,能够有效促进当地农作物秸杆的增值利用,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项目在肉牛育肥技术方面起到积极示范推广作用,并带动农村架子牛养殖户的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新路子。另外,项目每年向社会无偿提供大量优质有机肥料,能大量节省农民农业生产投资,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耕地肥力,提高可耕种性。对襄城县及周边地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起到重要和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项目具有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切实可行。建议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1、争取政府政策、财政等方面的支持,使项目发展有一个稳定、积极的社会环境。2、项目对肉牛市场价格比较敏感,应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提高市场风险防御能力。3、项目对生产成本比较敏感,应加强生产成本控制,强化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最大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