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第一小学集中整治全面摸排阶段工作实施方案XX县区第一小学集中整治全面摸排阶段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大学校师生信教、参与非法宗教活动及极端思想清查整治工作力度,消除极端宗教思想对学校师生的渗透、渗入,体现学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现结合第一小学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区、地区维稳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三个坚决”总目标,把整治重点学校师生信教和参与非法宗教活动作为集中整治工作的主攻方向,以解决影响重点学校社会稳定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整合多方力量,全面发动师生,彻底消除宗教对学校的渗透、干扰、破坏,确保XX县区教育系统大局持续稳定。二、摸底排查重点1、对家庭亲属有参加非法宗教、危害国家安全等犯罪行为的师生,要重点关注、重点摸排、重点调查。2、对有进清真寺、做乃玛孜、参加地下讲经点、家庭宗教氛围浓厚、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的师生,要重点谈话、重点教育、重点跟踪了解其思想根源。3、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发现有戴黑头巾、留大胡须、穿短腿裤、蒙面、穿吉里巴甫服、封斋的师生(包括退休教师),要坚持早发现、早教育,深挖思想根源,发现问题。4、对师生家属在国外、乌鲁木齐、喀什、和田等地的情况要重点了解、重点掌握。5、对收藏、收看、收听、传播宗教极端音视频、书籍、文字、图片等问题的师生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6、对突破道德底线有问题的师生进行排查,梳理出他们的社会关系。第1页共3页三、方法步骤从5月11日开始,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生集中学习有关材料,了解内容,吃透精神的同时,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板报、漫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活动等增强氛围,积极开展动员,使部分教职工、学生突破思想防线,主动交代问题。师生在开展学习教育、开展活动的同时,工作组开展调查摸排。第一阶段。圈定范围,制定标准(5月11日-5月17日)。分层归类,对以前进过清真寺、民族情绪较大、家属有出国等情况的教师,经商定列为重点教师;对平时思想表现较差、行为异常、自己或者亲属参加地下讲经点、有亲属在国外或者亲属有参加非法宗教活动、家庭宗教氛围浓厚等情况的学生、家长列为重点学生、重点家长。通过对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社区发放调查问卷,确定部分重点人员名单及主要存在的问题。第二阶段。多种形式,全面摸排(5月18日-5月24日)。一是动员警示。召开2次动员会,讲清楚国家公职人员违反整治纪律的危害性,并结合实例进行警示教育,使部分教职工、学生突破思想防线,主动交代问题;二是分层走访。确定重点教职工、学生、家长人员名单后,对他们所在居住地的左邻右舍、社区进行走访,了解日常表现等情况;三是集体座谈,发声亮剑。师生对“宗教极端活动75种具体表现”“非法宗教26种表现”进行发声亮剑、表态发言,了解其思想政治、宗教态度等方面的存在问题;四是个别询问,对教师、学生、家长开展谈话,了解重点人员情况;五是深入基层,开展家访,倾听群众的声音,发现问题。第三阶段。收集信息,寻找依据(5月25日-6月7日)。通过主动交代、走访、座谈、个别询问、群众反映等各种渠道收集教职工、学生信息后,全面了解情况,绝不放过每一个小细节,并对照《宗教极端活动75种具体表现》、《非法宗教26种表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自治区教育系统教职工遵守政治纪律的若干规定》等文件寻找依据。第四阶段。分析研判,重点梳理(6月8日-6月20日)。第2页共3页对收集整理的问题师生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对照第一手资料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分门别类确定问题的等级和程度。邀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律顾问、纪律监察部门的专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甄别,对工作组制定的突出问题处理办法进行审核完善,准确确定问题的性质,提出处理办法和结果。四、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工作组、学校要从消除第一小学宗教思想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摸排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保密性和真实性,把学校集中整治工作落实到实处。(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