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2页前言周至县厚畛子林场位于秦岭北麓中部,总面积51167公顷,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44'—108°57',北纬33°46'—33°57'之间,海拔800—3082米,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西北临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与周至自然保护区接壤,周边与老县城,佛坪等自然保护区相连。区内有野生动物328种,其中二级以上保护动物62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血雉,大鲵等;三级以上保护植物26种,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地理位置重要。为各相邻自然保护区物种交流提供了通道,对改善种群基因质量和壮大种群数量做出了贡献。实施天保工程后,林场加大了保护力度,但随着该区域的旅游开第2页共92页第1页共9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2页发,大众游客的纷至沓来,该区又面临了新的压力。林场缺少区域内野生动物的本底调查资料,也没有专业的野生动物巡护监测队伍,这些都制约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发展。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秦岭保护与发展共进项目,致力于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生态旅游项目,以更广阔的视野,谋求与社会各方面尤其是非传统保护力量的合作,实行开放式保护,最终达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该项目与厚畛子林场进行合作,资助林场建立了野生动物巡护监测队伍及其运作机制,并提供资金及相应的技术支持进行本次野生动物及其活动区域的调查。为下一步的野生动物保护,同时也为该项目项下的“秦岭南太白山区域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本次活动采用路线法,对大熊猫及其它重点野生动物的实体和痕迹作以统计分析,在该场走廊带范围及大熊猫可能活动的地域进行了调查,第3页共92页第2页共9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2页另外对该区的植物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人为干扰状况等影响野生动物活动的其它因子也进行了调查,取得了林场区域内第一手野生动物本底资料,本次调查是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秦岭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共进项目和基金会项目经理刘晓海先生的大力支持下,由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雍严格先生指导、厚畛子林场野生动物巡护队队长朱东锋负责开展的。在调查初的培训和内业中,得到陕西省林业厅高级工程师金学林先生和西北大学杨兴中教授的大力协助。调查过程中,得到老县城自然保护区李祥丰、王院龙同志和周至自然保护区侯林周、高威、田文勇同志的全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秦岭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共进项目周至县厚畛子林场2002年12月一五日第4页共92页第3页共9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92页第一章调查区基本概况1自然概况1.1地理位置国有周至县厚畛子林场位于秦岭北麓、黑河上游,隶属周至县人民政府管辖。本次调查区位于该场西南部,介于东经107°43´00″——107°58´00″、北纬33°48´30″——34°00´00″之间,面积21400公顷。涉及该场大蟒河天保管理站辖区、厚畛子天保管理站辖区、钓鱼台天保管理站辖区。该区最高海拔2800米,最低海拔1200米。西接周至县老县城大熊猫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南依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临周至自然保护区,属秦岭大熊猫走廊带规划范围之一。1.2地形地貌本区地处秦岭腹地,海拔在一三00—2650米之间,为中山、亚高山地貌。各沟谷海拔2000m以下,地段切割作用强烈,岭高谷狭,地形破碎,多绝壁和锥状山峰,山谷多乱石,土层薄。但在沟谷海拔2000m以上地段第5页共92页第4页共9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92页地形相对开阔和缓,整体性较强,土层也较厚。1.3气候本区处于我国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岭接处,森林茂密,为中山、亚高山地貌,温暖湿润为其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6.4℃,最高气温29.7℃(7月),最低气温-19℃,(1月),年降水量为1001.7mm(周至县双庙子黑沟梁气象站,海拔1975.8m).1.4水文本区的河流主要有发源于太白山的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