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九上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第2课时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初步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3)通过对化学变化微观本质的探究,认识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进而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2)通过对化学变化微观本质的探究,认识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进而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2)通过对化学变化微观本质的探究,认识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进而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第2课时分子可以分为原子。PPT展示学习目标。温故知新:复习: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常见的有分子和原子(展示苯分子和硅原子的图片);以分子为例,微粒具有三条基本性质。2【新知导学一】1、分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微粒?(1)学生自学研讨教材50页(2)师生共同研学PPT展示的水分解反应的模型图2、观察总结:(1)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各自的性质也不同。(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特别提醒:(1)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2)“最小”不是指体积和质量上的最小,而是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新知导学二】原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微粒?问题探究1水通电分解产生气体,水的蒸发也产生气体,它们的变化类型是否相同?问题探究2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水发生的这两种变化有何不同?播放微视频:电解水微观粒子动画模拟探究小结: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问题探究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探究小结: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2、有些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33、大多数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构成的。小试牛刀:1.判断正误:(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解释: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2)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解释: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不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3)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解释: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4)分子之间有间隔,而原子之间没有间隔。()解释:微观粒子之间都有间隔,无论分子还是原子。(5)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过氧化氢分子。()解释: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的氢、氧原子才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问题探究4分析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探究小结:对分子的再认识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经典例题:研讨【典例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典例2】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原子在不停地运动着C.原子可以构成物质D.原子很小,不可再分4自主检测1.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B.C.D.2.氢气和氯气的反应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A.氢分子B.氯分子C.氯化氢分子D.氢原子、氯原子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D.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4.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5.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