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一年生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全部生活史的花卉。从播种到开花,死亡在一年内进行,一般春天播种,夏季开花,冬天来临时死亡。2.两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从播种到开花,死亡跨越而二个年头,第一年只进行营养生长,然后必须经过冬季低温,第二年才开花结果,死亡。一般秋天播种,种子发芽,进行营养生长,第二年的春天,初夏开花,结实,在炎夏到来时死亡。3.露地花卉指在当地自然条件下不加保护设施能完成全部生长发育过程的花卉。4.盆花花卉是花卉生产的一类产品。指主要观赏盛花时的景观,株丛圆整,开花f繁茂,整齐一致的花卉。5.花坛花卉狭义是指用于花坛的材料,广义是指用于室外园林美化的草花。6.温室:有防寒,加温和透光等设备,让冬季不能耐寒的花木、蔬菜、秧苗使用的房间,一般利用日光照射和人工加温来保持室内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7.光周期:光周期是指一日中日出日落的时数(也即一日的日照长度)或指一日中明暗交替的时数。8.花卉的温度“三基点”指满足花卉生长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亦即最低点,最适点,最高点。9.春化作用某些植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发育,即引起花芽分化,否则不能开花,这个低温期就叫做春化作用。10.光周期作用一日中明暗交替的时数为光周期。光周期作用即光周期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反应,它是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不仅可以控制某些花芽的分化和发育开放过程,而且还影响花卉的其他生长发育现象,如分枝习性、块茎、块根等地下器官的形成以及其他器官的衰老、脱落和休眠,所以光周期与花卉的生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11.环境因子环境因子广义的讲包括花卉生长环境中的所有要素,它们并不都对花卉产生作用,其中对花卉生存、生长发育产生作用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12.必要元素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16种元素。13.根际指植物根系周围数毫米内的微域环境。14.长日照花卉日照长度在14~16h促进成花或开花,短日照条件下不开花或延迟开花。15.短日照花卉日照长度在8~12h促进成花或开花,长日照条件下不开花或延迟开花。16.中性花卉成花或开花过程不受日照长短的影响,只要在一定的温度和营养条件下,即可开花。17.无性繁殖也称营养繁殖,是用花卉营养体的一部分(根,茎,叶,芽)为材料,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而获得新植株的繁殖方法。18.劣变植物种子到生理成熟期,其活力也达到最高水平,以后随时间的推移,内部发生不断的变化,活力逐渐下降,直到死亡,这个过程的综合效应叫种子“劣变”。19.扦插繁殖利用植物营养器官(茎,叶,根)的再生能力或分生机能,将其从母体上切取,在适宜条件下,促使其发生不定芽和不定根,成为新植株的繁殖方法。20.组织培养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外植体),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使其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21.嫌光性种子在光照下不能萌发或萌发受到光的抑制的种子。22.合蕊柱:雄蕊与花柱(包括柱头)完全愈合而成一柱状体,称合蕊柱。23.萼囊:有些种类的蕊柱基部延伸成足,侧萼片与唇瓣围绕合蕊柱足而生,形成囊状物,称萼囊。24.蕊喙:在柱头与雄蕊之间有一个舌状器官,称蕊喙。25.兰花广义上是兰科(Orchidaceae)花卉的总称。26.中国兰(又称国兰,地生兰)是指兰科兰属(Cymbidium)的少数地生兰,如春兰,蕙兰,墨兰,寒兰等。27.地生兰生长在地上,花序通常直立或斜上生长。28.附生兰生长在树干或石缝中,花序弯曲或下垂。29.腐生兰无绿叶,终年寄生在腐烂的植物体上生活。30.花境在带状的种植床上,通过不同花卉自然式的斑块混交,表现植物的自然美以及不同种类植株组合形成的群落美,是一种半自然式的花卉种植形式。31.宿根花卉生命周期为3年或3年以上,地下器官正常不发生变态肥大的多年生花卉。包括在自然条件下能够越冬应用在露地园林中及需要在温室中栽培的宿根花卉,前者又被称为露地宿根花卉,后者为温室宿根花卉。宿根花卉种类繁多,观赏特征丰富,生态类型多样,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强健,栽培管理简便,是重要的园林植物。32.春化作用某些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