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错点02对兴奋的产生机理及传导或传递过程理解不透彻1.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处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表1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B.乙图②点时膜外Na+大量内流C.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⑤点D.丙图曲线处于④点时,甲图a处正处于静息电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由图可知,表1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A正确;由图可知,乙图②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①点时更大,B正确;由图可知,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C错误;丙图曲线处于④点时,甲图a处正处于极化状态,D正确。2.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外为正,膜内为负B.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C.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减小D.若兴奋处于低Na+溶液中,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差变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相关知识。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外为负,膜内为正,A错误;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B正确;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错误;若兴奋处于低Na+溶液中,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差变小,D错误。23.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种类很多,既有有机物也有无机物B.神经递质是内环境的成分C.神经递质的释放不消耗ATPD.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神经递质不一定被分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神经递质种类很多,既有有机物也有无机物,A正确;神经递质是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ATP,C错误;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神经递质不一定被分解,也可以被运输至其他位置,D正确。4.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产生兴奋,膜内外产生局部电流流动方向是A.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3个”明确,掌握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1)明确离子分布的情况: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和Cl-的浓度有关,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主要与K+浓度有关,即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K+的分布则相反。(2)明确通道蛋白的作用:通道蛋白不同于载体蛋白,通过通道蛋白进行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顺浓度梯度。(3)明确电位变化的原因:①静息电位:细胞膜上K+通道开放,导致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因此,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由于K+的外流为协助扩散。因此,静息电位的大小主要与膜两侧的K+浓度差有关。②动作电位:在一定强度的刺激下,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Na+内流,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向内正外负转变,动作电位的峰值与膜两侧的Na+浓度差有关。3B.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C.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D.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相关知识。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A错误;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正确;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C错误;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且膜内与膜外相反,D错误。41.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答案】D有关神经递质的易错点拨(1)神经递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