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制约产能的因素及整改方案一、影响我厂产能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轧钢厂建厂时间早,设备严重老化,导致停机时间长,影响设备作业率,与之前较好指标相差约4%(现在为74.52%),影响产量约100吨/天。主要表现在粗中轧老式闭口轧机更换时间慢,精轧蜗轮蜗杆提升装置慢,裙板及加速辊道磨损严重等。2、导卫备件供货不及时,大部分导卫总成老化严重,配合间隙变大,导致轧制不稳定,造成工艺调整时间延长。3、根据市场形势及公司品牌建设需求,为保证产品质量稳步提升,针对大、小规格螺纹钢成品质量控制不同要求,调整了生产节奏,导致平均机时产量降低5吨/小时(现在为124.55吨/小时),影响产量约100吨/天。主要有为保切头质量减少φ12-φ18小规格剪切支数、为控制滚钢及尾钢纵肋降低单槽轧制量、由于hrb400性能内控设置上限要求导致回火温度调整时间延长等。4、生产过程中,细节问题控制不到位,存在时间观念差、操作失误等问题。5、为缓解精整剪切收集压力,投入使用新收集床,但由于人员不足,导致不能正常运行影响产量。二、针对以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制定以下整改方案,确保产量提升200吨/天。1、对粗中轧牌坊式轧机实行整体吊装,减少更换时间(已提报计划);2、对精轧轧机底座技改开槽,整体更换;3、将精轧机蜗轮蜗杆提升装置技改为液压提升装置,加快换辊换槽速度,减少换辊换槽时间。4、对加速辊道及裙板进行技改,定制新备件,降低裙板区故障率。5、继续督促相关部门及导卫厂家及时发货,并按技术要求更新导卫总成,确保轧制稳定,减少工艺调整时间。(需要领导协调及时付款)第1页共21页6、对冷剪剪前、剪后辊道进行提速改造,同时加快冷剪剪切频率,提高收集速度。7、加强员工培训,制定激励考核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及责任心。第二篇:制约我县安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制约我县安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第一研究课题)课题组长:游国辉参加人员:张向群王清明周波一、全县安全生产总体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县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县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开放型经济、城镇建设等各项事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生产经营单位和高危行业急剧增多,全县现有煤矿企业43家,非煤矿山企业46家、尾矿库3家、砖瓦粘土场97家、砂厂82家;危险化学品企业159家;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521家,建筑企业10余家,其它生产经营单位上万家,安全生产工作可谓点多面广、责任重、压力大,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几年来,我县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按照“重基层,打基础,整治要深化、监管要强化”的要求,抓住“源头管理、过程监控、应急救援、事故查处”四个环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全县未发生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在市安委会下达的控制指标之内,安全形势总体平稳。2006年,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96起,死亡18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11.8%,死亡人数下降25%,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占市安委会下达我县年度控制指标的58.6%。其中,道路交通死亡12人,其它生产安全事故死亡6人。2007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75起,死亡17人,死亡人数占市下达当年控制指标60.1%。其中煤矿死亡事故3起,死亡5人;道路交通死亡事故3起,死亡12人。2008年,截止11月24日止,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7起,死亡12人,死亡人数占市下达上半年控制指标50.4%。其中:煤矿死亡事故1起,死亡2人,道路交通死亡事第2页共21页故9起,死亡10人。从上述统计数字分析可以看出,我县虽然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但仍有部分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效益、发展的关系,尤其是道路运输及煤矿等高危行业企业,容易忽视安全生产,安全隐患仍大量存在。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从深层次分析,我县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大矛盾和四大问题:(一)、三大矛盾第一、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我县目前既有较为先进的生产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据调查,近年来工矿企业约半数以上的伤亡事故,都是由于缺乏必要安全生产条件所导致。第二、结构上的矛盾。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结构性矛盾对安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