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练习试题1/6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一、选择题1.1964年10月,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说:“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由此可见,我国决心发展原子弹是为了()A.顺应新科技革命的潮流B.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C.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D.落实科教兴国战略3.2019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航天日”的设立与右图内容相关。下列有关图中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它成功发射于1964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练习试题2/6C.它的名称为东方红一号D.它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4.“两弹一星”精神国人牢记,“两弹一星”元勋世人敬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雷锋B.王进喜C.焦裕禄D.邓稼先5.“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是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这个飞船”是()A.神舟一号飞船B.神舟三号飞船C.神舟五号飞船D.神舟六号飞船6.右图人物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光辉论断。“他”是()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袁隆平7.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练习试题3/6例⋯⋯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宝贝、故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虽历经曲折,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6年拍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提出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文化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的方针,大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应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自由民主平等博爱C.实业救国振兴中华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0.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练习试题4/6A.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发展B.中国的教育水平是世界最高的C.中国的人才资源有巨大的潜力D.邓小平十分重视科教兴国11.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学领域产生的优秀小说的是()①《青春之歌》②《英雄儿女》③《红岩》④《平凡的世界》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材料二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下午,新华社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声明中说:“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材料三“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1)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