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卫生学》5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303010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英文名称:ChildrenandAdolescents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45学分:2.5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预修课程: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预修课程:建议教材:课程简介: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长发育是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研究方向。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②疾病防治儿少卫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和临床医学有不同的侧重点;③心理卫生充分反映的有关儿童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发生、发展与个体素质、人文社会环境、社会变革等的相关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④学校健康教育进行较全面的改进和更新;⑤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的内容和方法。对于学好儿少卫生学教学方法与要求有:①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儿少卫生学的基础学科,并与其它预防医学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②熟悉自身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技能;③熟悉法法规,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工作者。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学好儿少卫生学的学习技能和方法。(二)、学时安排:2(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儿童少年卫生学、生长发育。2.主要教学内容: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学好儿少卫生学的学习技能和方法。第一章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指标体系和研究内容;熟悉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般规律;了解生长发育进化论、生态观和整体观。(二)学时安排:3(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生长、发育、成熟、生长发育可塑性、体格发育、体能、青春期、青春发动期、生长发育一般规律、生长轨迹现象、追赶性生长、关键期、头尾发展规律、近侧发展规律、生长模式、Scammon生长模式2.主要教学内容:生长发育指标体系和研究内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进化论、生态观和整体观。(四)实习内容1.人体测量:教学目的:掌握人体形态、机能测量的主要方法及其实施;熟悉性发育检查的常用方法;了解骨龄的评定方法。教学内容: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坐高、胸围、皮褶厚度),机能指标(血压、脉搏、肺活量、握力、背肌力)。2.生长发育评价方法:教学目的:掌握几种常用的个体生长发育评价方法及其原理;能根据发育标准对儿童发育进行评价。熟悉两种主要的群体发育评价方法。了解生长发育“标准”的制作过程。教学内容:个体发育评价包括等级评价法、曲线图法、年增加率及营养状况评价;群体发育评价包括平均数比较法、发育等级百分比法及Z评分法。第二章儿童少年身体发育(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儿童体格发育特点;熟悉群体体格发育长期趋势、体成分模型的演变、体成分发育性别特征;了解体型、体能的分类和发育特征、脑发育特点及其与心理行为的关系。重点难点:儿童少年体格发育的个体生长阶段;群体身高、体重生长长期趋势;儿童少年体格发育遵循的规律。(二)学时安排:2(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第一生长突增期、青春期生长突增、生长长期趋势、体型、身体成分2.主要教学内容:儿童少年体格发育:包括阶段变化、生长长期趋势、身体比例变化及体型发育;儿童少年体能发育;儿童少年体成分发育:包括体成分模型、体成分发育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及种族差异;儿童少年脑发育。(四)实习内容第三章儿童少年心理行为发育(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