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达标治理工作方案达标治理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整治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全省重点行业vocs达标治理,大幅降低污染排放,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坚持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全面实施,按照XX省《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要求,实施重点行业vocs达标排放限期治理,提升vocs污染治理和企业工艺装备水平,提高对vocs排放企业的监测监管能力,实现全省重点行业vocs排放稳定达标和vocs排放总量明显减少,促进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相关行业绿色健康发展。二、治理重点包括医药制造、石油炼制、石油化学、有机化工、炼焦、钢铁冶炼和压延加工、木材加工、家具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其他工业行业和餐饮油烟、汽车维修、服装干洗等生活服务行业,也要对照相关排放标准,采取控制措施,并加强监督管理。三、主要任务(一)全面排查污染企业。各地要以重点行业和其他vocs污染严重的企业、单位及场所为重点,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查漏补缺,再次全面开展vocs排放摸底调查,彻底摸清辖区内相关企业及主要生产工艺装备、vocs生产和排放环节、治理措施及效果等底数。对摸排出的vocs排放企业,各地要组织其登录“XX省重点行业vocs污染防治综合管理系统”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填报“重点行业vocs污染源摸底调查统计表”和“重点行业vocs污染治理台账”,建立本辖区vocs排放清单。已完成治理、排放达标的企业也要通过平台填报相关数据信息,并建立污染治理台账。第1页共28页(二)深入开展达标治理。1.明确治理任务。省环保厅对各地上报数据信息和治理台账进行汇总和审核。按照污染物生产及排放数量,综合考虑全省治理目标任务、各地涉vocs排放行业特征和产业布局,确定vocs排放重点监控企业。对未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按照重点行业全面覆盖的要求,核定企业相关信息,梳理治理工程项目,形成全省重点行业vocs排放治理项目清单。对未纳入清单的vocs排放企业、场所和单位,各地要自行制定治理计划,并监督开展治理。2.实施治理项目。各地按照省环保厅下达的治理任务,结合摸排建档情况,安排部署本辖区重点行业达标治理工作。各地环保部门督促相关企业对照XX省《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和其他相关排放标准,根据生产工艺特色和排放状况,以工艺废弃排放、生产设备密封点泄露、储存和装卸过程挥发损失、污水系统逸散等环节为重点,全面排查vocs生产节点,选取科学适用的治理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源头控制、废气收集、末端治理及综合利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达标排放。采用活性炭颗粒吸附技术处理废弃的企业要保证治理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并防止造成二次污染。3.组织达标验收。治理工程建设完成并经调试运行稳定后,重点监控企业向市级环保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其他企业(单位)向所在县(市、区)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由市、县(市、区)两级环保部门按照有关程序和标准,分别组织开展达标验收工作。重点监控企业达标验收结果由各市(含定州、XX县区)环保部门汇总后报省环保厅备案。省环保厅对各地达标验收工作进行抽查。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自2017年1月1日起,一律停产整治,治理达标后方可恢复生产。(三)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重点行业vocs排放监测工作。选取有组织排放集中、条件具备的重点监控企业作为试点,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并与第2页共28页环保部门联网。排放量大、排放点位分散的企业,厂界安装vocs环境监测设施。排放集中的工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安装vocs环境监测设施。达标验收监测工作可在市级环保部门安排指导下,由企业委托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包括社会检测机构)自行开展,出具的检测报告可作为判定污染源排放是否达标的依据。自2017年1月1日起,对vocs排放企业开展定期监督性监测;其他企业每一年进行一次监督性监测。监测结构及在线监测数据可作为环境违法处罚、排污费征收、排污许可证发放等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四)创建治理示范工程。在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