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XX县区中小学体育节具体活动方案2014年XX县区中小学体育节总团体名次计分奖励办法根据仑教﹙2008﹞5号文件精神,2014年XX县区中小学体育节总团体名次计分奖励办法如下:一、录取名次与奖励1.总团体。小学、初中均取前8名,高中取前4名。按各参赛项目所得名次分之和排列名次,高者名次列前,如得分相等,按田径项目所得名次分高者列前决定,如仍相等,以单项团体所得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高中如得分相等,先按参与度多的列前,如仍相等,按田径项目所得名次分高者列前决定,再相等,以单项团体所得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2.奖励。凡获总团体奖的代表队均颁发奖杯(或奖牌)、奖金,第一名奖5000元、第二名奖3000元、第三名奖2000元、第四至第八名各奖1000元。70%奖励学校有关教研组,30%奖励学校有关领导。二、计分办法:1.设立总团体分,按所有参加各项目所得名次分总和,减去扣分分数后进行计算。2.田径团体按名次分分值的5倍(小学以甲组和乙组成绩之和排名)、集体项目(篮球、排球、足球和校园自编操)按名次分分值的3倍,小球项目(乒乓球、羽毛球)、棋类(中国象棋、围棋)等项目的团体均按名次分分值的2倍,校园自编操按一、二、三等奖7分、5分、3分计分。参加比赛未获得名次的队,得1分(篮排球、乒乓球等仅参加男队或女队而未获得名次的队,得0.5分,弃权得零分。)在单项计分中(如篮球),先算其小项(男、女篮)所得的名次分之和,高者列前;如得分相同,再看其小项(男、女篮)参与度,都参与的列前;如仍相同,再看其小项(男、女篮)名次,高者列前。乒乓球和棋类项目等报名人数不足不加参与分。高中总团体分每大项都记取(但必须是单项中的小项都参加才能加分,否则此单项不第1页共29页加分)。单项录取按单项规程操作。3.各校至少参加3个项目的比赛,不足3项则不计总团体分,其中田径为必报项目。4.对违反资格规定的运动员,经核实后取消比赛资格及已参赛项目所得名次及得分,并取消该队该项的团体成绩。5.报项及各单项比赛报名后都不得无故弃权,否则扣总团体分10分。6.以上计分办法均以XX县区教育局举办的2014年中小学体育节比赛项目为准。7.输送到市级及市级以上体育训练单位训练的运动员,不再参加区级比赛,按照每名运动员参加市级训练(包括试训)加5分,省级训练加7分,直接加入到输送学校的总团体分。输送学校必须于2014年10月30日前到区教育局业务科备案,逾期视作自动放弃。2014年XX县区中小学生篮球联赛竞赛规程一、比赛时间和地点时间:第一阶段(预赛):2014年3月上旬至3月中旬第二阶段(决赛):2014年3月下旬地点:第一阶段(预赛):各赛区学校第二阶段(决赛):待定二、参加对象各中小学、外来工子女学校三、参赛报名办法1.各参赛学校可报领队1名,教练各1~2名,运动员男女各12名,在报名单备注栏上必须注明五名主力队员。各中小学下属教学点的学生可代表隶属学校参加比赛,但下属教学点将不得再组队参赛。2.各参赛学校必须将报名表(见样表)及队员集体照(注明姓名)按要求报送,逾期视作自动放弃参赛资格。3.参赛运动员必须有两套深浅颜色的比赛服,服装前后应有明显的规定号码(4—15号),无规定服装不得参赛。四、比赛办法第2页共29页1.比赛采用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结合我区实际执行。2.竞赛时间。小学、初中、高中均为四节,每节10分钟,第四节最后2分钟为纯时间,如战平,则加时5分钟。3.暂停规定:每队前两节二次,第三、四节为三次,加时赛一次。4.犯规规定。全队每节犯规第五次罚球,个人犯规第五次罚下。5.比赛中各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得0分;比赛结果以积分高低排定名次,如两队积分相同则以相互间比赛胜负决定名次;如三队或三队以上积分相同,则按各队相互间比赛的得失分率(得分之和除失分之和)决定名次,如再相同,则以失分率决定名次。6.本次联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单循环主客场制,每个赛区积分领先的两个队参加第二阶段比赛。高中组直接进入第二阶段比赛。7.本次联赛中学男子采用7号球,中学女子和小学采用6号球。五、参赛运动员资格审查说明1.参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