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京广铁路桥梁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高空作业机械安全规则》(JG5099-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第七十号主席令);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6、《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7、桥梁工程设计图纸、施组及其它有关规范和规程;二、编制范围本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S301大林线安阳永和乡至许家沟乡段二升一改建107国道、京广铁路立交工程。三、编制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第二章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护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安阳市S301大林线安阳永和乡至许家沟段二升一改建与107国道及京广铁路相交的立交桥及引桥,道路中心线与京广铁路里程为K503+607,与铁路夹角约95°。国道107位于京广铁路东侧33m处,平行于京广铁路。本工程为东西走向,铁路位于直线段上,上、下行线并行等高,线间距4.2m,铁路肩两侧设置有防护网,铁路防护网间距上、下行线中心线距离约为5.9m,铁路纵坡0.7%。路基高0.8m,电气化铁路、无缝线路,钢筋混凝土Ⅲ型枕,60轨。京广线下行K503+597处有2—1.5m排水圆管涵,与铁路正交,距离墩柱最近距离4.3m。本工程桥梁跨G107和京广铁路墩柱号9#、10#、11#,2孔35m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梁总长497.4,m。纵断面:上跨桥设置3.5%。-3.0%纵坡,竖曲线半径R=4500m。上部采用(4*25+4*25+4*35+6*25)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下部构造:桥墩为柱式墩,桥台为肋板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二、限界范围分析和计算1.桩基位置:11墩右幅4#桩基距铁路轨道最近距离约4.9m,位于坡脚边沿。2.系梁位置:11墩柱系梁距铁轨最近距离约4.6m。3.桥面系防护及施工位置:依据现场测量的标高京广铁路轨道顶距梁底标高约为9.15m。安全吊盘距梁板底为0.5m,人工检修平台空间0.7m,净空满足铁路相关规范要求。因此,在做好各项安全标识防护的前提下,平面位置,空间位置均可满足基础及上部结构的施工。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护方案1.桩基础危险源分析桩基施工的危险源主要有施工人员、机械闯入铁路限界。施工平台开挖引起边坡滑塌、地基失稳等。在施工平台开挖前设钢管桩防护,分层开挖,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班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中专职安全员、技术员跟班作业。2.桩基施工防护方案桩基础施工采用机器钻孔,开挖前,防护挡板搭设完成,平整场地,并压实,确保施工过程中机器平整、垂直。钻孔时采用间隔法布置空位施工。开钻前,在平整的场地上进行桩位放样,确保位置准确。桥梁9#墩施工时应设钢护筒防护、避免施工时造成G107l路基坍塌,10#桥墩施工时在G107及铁路中间设置泥浆池,泥浆池采用M10浆砌片石,避免泥浆流入G107及铁路路基边沟。11#桥墩施工时应设钢护筒防护避免施工时造成铁路路基坍塌。在安装钢护壁时轴线正对桩位,应保证护壁稳固,及时填写钻孔记录和浇筑记录。现场备一些处理塌孔的应急物资,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钢筋笼制作时根据桩长和施工场地的情况,将钢筋笼分节制作。钢筋笼入孔时采用人工配合机械作业下笼时必须在钢筋笼上固定缆风绳,以保证其垂直,安全入孔。钢筋笼入孔后,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固定、确保在混凝土浇筑时不移位、上浮。3.系梁施工防护方案系梁开挖前利用原来桩基开挖时搭设的防护挡板,系梁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测量好底标高后一次挖到位,从靠铁路侧向外开挖,24小时作业,系梁施工完后,及时对系梁四周进行回填、夯实,顶部采用3:7灰土封水。施工沉降观测,从基坑开挖开始,即进行沉降观测,每个系梁边各选取1个稳定点作沉降观测点,专人观测,若发生沉降,立即进行处理或回填,确保铁路路基安全。4.墩柱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护方案危险源分析;主要危险源为施工机械、人员,应远离铁路不得下入铁路内及触碰铁路设施。防护方案;墩柱施工采用型钢模板、机械配合装、拆模板并配合浇注混凝土。(1)在墩身施工时,施工机械、人员应远离铁路净空界限范围。(2)在所施工墩的铁路两端1000m处各设信号防护员1人,各墩施工处安全检查员各1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