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晶格类型用以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形式的空间格架称为晶格。晶格中原子组成的平面称为晶面。晶格中通过两个以上原子震动中心的直线称为晶向。晶格中最简单,最基本,最典型的空间几何体称为晶胞。金属晶体三种基本类型: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金属内所有原子排列的形式和方位都完全一致的结构称为单晶体,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实际金属固体是由许多小晶体组成,称为多晶体。金属的结构基本是多晶体结构,每个晶粒的尺寸约为10负一次方到10的负三次方毫米金属结构中的缺陷:1点缺陷,在外界条件的干扰下,实际金属的晶格中某些原子会脱离其平衡位置,使该处成为空位状态,在晶格的间隙中也可以滞留多余原子。2线缺陷,指晶格中某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出现有规错排(位错),破坏了晶格的规则而形成的缺陷。3面缺陷,实际金属是多晶体结构,故有晶界的存在,这就是面缺陷的一种,档晶粒内部存在一系列刃型位错时,就会形成所谓的亚晶界,这也是晶体的面缺陷。合金:两种或以上的元素组成的金属物质。固溶体:固态合金中,各组元相互溶解而形成的均匀物质成为固溶体。(置换式固溶体,间隙式固溶体)合金的组元按固定比例经化合形成的物质成为化合物。合金中的组元以儿子的晶格类型相互掺杂在一起的结构称为机械混合物。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1铁素体,是溶解在阿尔法铁中的固溶体,用F表示溶碳能力很有限,强度很低,塑性韧性较好2奥氏体,溶解在伽马铁中的固溶体,用A表示,面心立方结构,溶碳能力较强,,强度不高,塑性很好3渗碳体,是铁和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用铁三碳表示,含碳分数百分之6.69,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很差,是脆性组织,4珠光体,奥氏体在恒温条件下分解而获得的机械混合物,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含碳0.77,层片状结构,中等强度,有一定塑性和韧性。5莱氏体,液态合金在恒温条件下结晶后获得的机械混合物,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含碳4.3,温度低于727度时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脆性组织铁碳合金状态图:ABCD线是液态线,AHJECF线是固态线,ECF线称为共晶线,GS线是铁碳合金在冷却时,从奥氏体中析出铁素体的起始线,ES线是铁碳合金在冷却时从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的开始线,PSK线是共析线第二章金属工艺性能平衡加热是指加热速度缓慢,金属发生变化时间足够,不受约束,周围介质不参与变化的加热状态。平衡加热中的严重缺陷是出现过热现象。犹豫奥氏体晶粒有长大的倾向,档金属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特别超过1100摄氏度后,无论哪种钢的奥氏体晶粒都会迅速长大,形成粗晶粒结构,力学性能降低,韧性变化最明显非平衡加热,加热速度快,温度分布不均匀,局部金属温度过高,工件各部分之间或表层与心部之间温差大缺陷:过热和过烧2氧化和脱碳3吸气及蒸发4应力和变形平衡冷却指冷却速度缓慢,各种转变进行得充分,金属各部分之间不存在温差的冷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液态转变为固态;一个是固态下的组织转变。液态转变为固态物质的现象称为凝固。凝固时获得晶体结构的过程称为结晶。结晶有两种情况:纯金属和共晶类合金是在恒温下惊醒结晶,大多数合金是在一段温度范围内完成结晶的。金属的结晶都是由形成晶核和晶核的不断长大两个阶段组成非平衡冷却对结晶的影响:1过冷2偏析3晶粒不均匀4缩孔和缩松塑性变形:当外力增大,使金属内部应力超过该金属的屈服强度后,及时外力停止作用,金属的变形也不会消失。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主要是晶粒内部的滑移变形,还有孪晶变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包括晶内变形和晶间变形,晶内变形主要是滑移变形,晶间变形包括晶粒间的滑动和转动变形。金属在常温下经过塑性变形后,内部组织发生的变化:1晶粒沿变形最大的方向伸长2晶格和晶粒均发生扭曲,产生内应力3晶粒间产生碎晶。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热处理性是指金属材料在改变温度过程中获得所需组织和性能的能力。液态金属充填铸型型腔的能力称为充型能力,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有三个方面:1金属成分2温度和压力3铸型填充条件金属的可锻性是衡量材料通过塑性加工获得优质零件的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可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