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计画之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企业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并透过个案探讨、次级资料分析、问卷调查资料的实证研究与实地访谈,深入分析此一趋势的发展对中小企业在制造、行销,乃至物流等各个层面的可能冲击与衍生的商机,以供政府及厂商做为未来决策的参考。所谓的「供应链」指的是一个由许多组织经上下游连结组成的网络(network),它连结了从原料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生产与供给流程的各项因素(Christopher,1992)。至于「供应链管理」观念上之所以蓬勃发展且愈来愈受重视的原因在于制造成本上升、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及顾客意识的抬头(必须靠供应链快速反应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企业必须在极短时间整合及协调研发、制造、行销、配送,使产品在最短时间能够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对厂商竞争力的影响力而言,由于速度是近年来左右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供应链管理的推动使企业界从财务、备料、运输、存货管理等环节均能有效掌控,达到快速的目的,将是未来企业生存必要的手段及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台湾主力出口产业(信息电子业)上,由于国内厂商和国际大厂与代工客户及零组件供货商之间的信息流通频繁,因此,透过计算机系统、网络联机充分掌握零组件供应,以及代工客户的产品销售状况,三者之间关系极端密切。尤其在低价计算机蔚为潮流,建立全球运筹管理体系,推广「接单后生产」(BuildtoOrder;BTO)模式势在必行之际,电子商务的推动将是供应链能够有效管理、顺畅进行的关键。至于对产业及国家竞争力的影响层面上,由于网际网络、供应链、电子商务的推动对企业会产生企业内部信息透明化、决策加速、效率提升及竞争力提高等优点,有助于因应国际间速度的竞争,对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自然有正向的激励作用。美国近几年来经济的持续成长,带来所谓的「新经济」(NewEconomy),即和美国在信息业及创投资金投资在网际网络上有相当的关联性,致生产力大幅提升。利用供应链管理的效益究竟有多大呢?就总体面而言,根据美国ForesterResearch市场报告估计,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至2002年将达到1兆350亿美元,显示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深具潜力。至于在台湾,根据资策会市场情报中心估计,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呈倍数成长。在B2B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包括线上采购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市场,1999年达新台币20亿元,今年预估可达新台币30亿元,至2002年将成为新台币86亿元,复合成长率达68%。而B2B线上服务(包括信息中介,线上配销通路等)市场达新台币10亿元,至2002年将成长为新台币165亿元,复合成长率达80%。在采用供应链的模式中,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ResourePlanning;ERP)是较知名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ERP模式的导入动不动上百万元新台币,甚至上千万元,并非一般中小企业可以负担得起,故委外服务较为普遍,尤其是应用服务提供(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ASP)逐渐流行起来,在此针对ERP、ASP两种模式加以说明。一、ERP目前ERP系统已逐渐成为企业自动化的主要平台,其它的信息系统都将透过主要ERP系统萃取或沟通资料。而目前主要国际大厂产品也都提供界面使其系统能与外界沟通,以协助建构ERP为核心的整体企业信息系统。不过,导入ERP并不意味着成功,失败的原因很多,尤其以企业目标不明确最严重,不少企业以为导入ERP一切问题即可解决,并不清楚公司的目标及需求何在。同时,在导入ERP时,如果缺乏企图心,加上高阶主管、员工的抗拒心理,最后会走向失败一途。而且,在导入ERP之后,支持能力足不足够也会是其能否发挥效益的关键。因此,企业在导入ERP之前必须审慎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必须确认公司的需求及导入ERP真正的目的。第二、必须选择服务和支持力较强的厂商。第三、必须得到高阶主管的充分授权。第四、必须与供货商充分沟通,以减少不必要的抗拒或困扰。二、ASP所谓的ASP,指的是透过集中管理及一对多的方式,以应用软件(Application)为主体的租赁服务,所衍生出来的服务市场包括系统设施代管、资料交换处理与网络管理等委外服务,更进一步发展为透过Web提供相关服务。采用ASP对中小企业的优点包括:第一、企业不必拨出额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