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身、柱间系梁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方案:1、总体施工方案墩柱施工在桩间系梁施工完成后进行,墩柱钢筋在本水溪大桥预制场进行预制,将预制好的钢筋,采用平板车转运至2#桥相应墩位,墩柱钢筋笼,现场采用35T汽车吊配合,人工散扎对接安装成型。模板采用φ1.8m,1.5m/节的定型圆钢模现场拼装,混凝土采用购买商品砼,在拌和站进行集中拌制,砼运输车运至现场,采用漏斗和串筒进行入模浇注的施工工艺。配置一套定型钢模,墩柱因为高度太大,一次浇筑施工风险很大,故采取在中系梁及、上系梁处分节,分几次立模进行浇筑施工,下墩柱和中系梁一次立模浇筑,之后陆续浇筑上面墩柱及上面部分中系梁及上系梁,中系梁及上系梁均采取钢管支架。混凝土在拌和站进行集中拌制,现场采用吊机提升料斗或采用臂加泵进行入模浇注的施工工艺。2、详细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圆柱墩身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圆柱墩身施工工艺框图施工缝处理拼装脚手架墩柱钢筋安装钢筋下料加工原材料检验测量放样(1)地基处理:为了有效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支架基础应先用重锤夯实两遍(要求在60KPa的静载作用下两周内的地基沉降不超过1cm),地基压实后,沿墩身周围铺设5cm碎石垫层,之上铺设15cmC20砼,铺设宽度单侧为2.0米,以保证支架底角平稳,并防止支架下沉。(2)支架拼装:柱间系梁(中系梁、上系梁)采用钢管支架进行施工,与墩柱一起浇注混凝土。本支架采用钢管支架,其结构形式如下:纵向立杆间距为60cm,横向立杆间距按70cm左右,间距布置在高度方向每间隔1.2m设置一排,纵、横向联接脚手钢管,使所有立杆联成整体,为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每三排横向立杆和每三排横向立杆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在地基处理好后,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放线,便可进行支架搭设。立杆上口安装可调顶托,可调顶托是用来调整支架标高和方便拆除模板,本支架使用的可调顶托可调范围为20cm左右。支架安装好后,在可调顶托上铺设8×10cm的木方按30cm间距布置。(3)圆柱墩身施工操作平台搭设:为满足墩身钢筋及模板安装,保证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采取沿墩柱四周拼装钢管脚手架,成双排布置。根据圆柱墩身高度,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4--34米,立杆采用单立管;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1.5米,立杆的横距为1.2灌注墩柱混凝土混凝土模、养护养护垫石放样制作混凝土试件混凝土试件试验制备混凝土墩柱模板安装模板制作检查签证原材料检验竣工检测、缺陷修复配合比审查垫石浇筑米,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米;;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根;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50×3.5mm。钢管脚手架立杆底角必须设置垫木。在支架与墩柱间留足墩柱施工空间,内排架距离圆柱设置为0.30米,支架上铺设木制脚手板,作为施工操作平台,四周临空面设栏杆并用绿色密目网围上,防止落物伤人。脚手架设置不能影响模板安装工作。施工操作平台搭设需注意以下几点:1)脚手架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扣件。2)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桩或板不得大于20cm,不得行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3)脚手架基础要做好排水,不得有积水,支架下部要设垫木,面积不小于400cm2,厚度不小于40mm。4)、钢管立拄施工要求: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不能在同一步距内,且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一个步距,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立柱顶端应高出柱顶混凝土标高上方1.0m;脚手架底座上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方不大于20c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5)、钢管水平杆施工要求:横向水平杆设于纵向杆之下,纵向水平杆固定在立杆的内侧,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纵向水平杆接长一般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相邻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等距设置不小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纵向水平的长度一般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