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一地理2020.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期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每小题2分据人民日报2016年8月12日报道,我国预计在“十三五”规划的末年,即2020年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读地球和火星资料对照表,回答下列问题。表1:1.火星表面的均温为-23℃,低于地球表面均温,主要原因是A.与太阳平均距离比地球远B.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C.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D.公转周期比地球长2.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其主要原因是A.地球公转和自转周期适中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2016年7月31日晚上,“玉兔”号月球车正式和大家告别,它在宇宙中工作了972天。读图1,完成3-4题。3.“玉兔”号月球车工作时的能量来自A.太阳风B.核能C.太阳能D.风能4.易对“玉兔”号月球车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月球引力D.地球运动某地层分布有右图所示的化石,读图2,回答5-6题。5.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A.寒武纪B.二叠纪C.石炭纪D.泥盆纪6.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是A.湖泊B.高山C.高原D.盆地《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3,回答7-8题。7.图中四幅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A.①B.②C.③D.④图1图2图38.这段游记关于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①地貌形态②植被状况③地貌颜色④地貌成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如图示意城市通风系统。读图4,完成9-10题。9.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A.加快城郊热力环流B.减少风沙天气频率C.降低城市热岛效应D.减少汽车尾气排放10.城市通风廊道应A.远离主要道路B.靠近下风地带C.限制汽车通行D.降低建筑密度图5示意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据此完成11-12题。11.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A.水汽蒸发减少B.地表径流增加C.大气降水减少D.地表水下渗增加12.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C.根治城市内涝问题图4图5D.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读“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完成13-14题。13.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A.寒暖流交汇B.上升补偿流C.径流入海D.人工养殖14.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⑤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7,完成15-16题。15.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A.风化基岩B.气候C.地形D.生物16.图示区域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负相关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分布图8,完成17-18题。图6图717.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A.干旱B.寒潮C.沙尘暴D.滑坡18.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冬季风是该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②该灾害北方比南方的发育程度高③地形是该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④植被破坏是造成该灾害发生的重要人为原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图9“世界人口纬度、垂直分布图”,完成19-20题。19.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中低纬度地区④中高纬度地区⑤海拔500米以下地区⑥海拔2000米以下地区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20.世界人口分布的差异表现为A.热量越充足地区人口越多B.温带平原区人口相对稠密C.陆地面积越小人口越稀疏D.气候寒冷地区无人定居图8图92016年以来,随着国家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国已有500多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据此完成21-22题。21.目前影响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因素是A.文化因素B.政策因素C.气候因素D.生态因素22.农民工返乡对乡村的影响是A.解决污染问题B.第一产业比重提高C.带动经济发展D.留守儿童比重增加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