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一、知识梳理(一)、物质的鉴别: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将它们逐一区别的操作。1、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物质检验方法实验现象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盐酸或氯化物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解硫酸或硫酸盐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解氢氧化钙溶液1、通入二氧化碳气体2、先滴加碳酸钠溶液,再滴加盐酸1、有白色沉淀产生。2、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盐酸后沉淀溶解,并有气体生成。碳酸盐先滴加盐酸,再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气体生成,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钠元素用铂丝蘸取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钾元素用铂丝蘸取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2、几种有特殊颜色的物质黑色:CuOCMnO2Fe3O4白色:KClO3、CaO、Ca(OH)2、CaCO3无水CuSO4红色:Fe2O3Cu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CuSO4.5H2O棕黄色溶液:FeCl33、利用化学方法鉴别物质的一般步骤:(1)取样(2)加少量的试剂,充分作用。(3)观察现象。(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5)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二)物质的鉴定利用物质的某一特性,用化学方法通过一定的实验,将物质中所有的成分一一检验出来,确定物质组成的过程。如鉴定硫酸,既要鉴定有氢元素,又要鉴定有硫酸根。鉴定物质所选的试剂不仅要反应快速、灵敏、现象明显,且要求有良好的选择性。(三)物质的推断根据实验现象,运用物质的特征反应来推断检验的是什么物质,并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什么物质可能反应,什么物质一定不存在,什么物质一定存在,然后判断出正确的结论。二、考点分析及典型例题: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A.Na2CO3、H2SO4、HCl、NaOHB.NaCI、KNO3、FeCl3、NaOHC.Na2CO3、BaCl2、HNO3、NaClD.AgNO3、NaCl、HCl、KNO3〔解析〕本题属于不另用外加试剂鉴别题,在解题时,首先考虑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酸雾等),然后采用两两相混的方法。本题首先观察溶液的颜色,溶液为棕黄色的是FeCl3,然后取少量其余三种溶液,滴加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但是NaCI、KNO3溶液的现象相同而无法鉴别。其余各组无色溶液分别采用两两相混法,分析所给的四种物质依次两两混合的现象组合,例如选项C,其中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的现象各不相同的是Na2CO3,再以Na2CO3为突破口,依次鉴别出其他物质。其余选项中两两混合最多只能有一种现象无法鉴别。〔答案〕C2、将Fe粉和Cu粉的混合物,投入到AgNO3和Zn(NO3)2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滴入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滤液中一定含有水和。〔解析〕题中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Ag,Fe粉和Cu粉都不与Zn(NO3)2反应,因此硝酸锌一定存在于滤液中;Fe粉首先与AgNO3溶液反应,只有当Fe粉消耗完后,Cu粉才与剩余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和Cu(NO3)2;由题目中知道,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滤渣中还有金属Fe,可推知AgNO3已完全反应,生成Ag和Fe(NO3)2。而Cu粉并没有参加反应,所以不会有Cu(NO3)2产生。〔答案〕滤渣中一定有Fe、Cu、Ag,滤液中一定含有水和Zn(NO3)2和Fe(NO3)2。3.某种气体可能含有N2、H2O(气体)、CO2、H2、CO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A中试剂足量)。ABCDEF石灰水硫酸铜浓硫酸石灰水硫酸铜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A、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C中浓硫酸无明显变化;D中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他因此得出了以下结论:(1)肯定没有CO2;(2)肯定含有CO;(3)肯定含有H2O(气体);(4)肯定没有H2;(5)可能含有N2。(1)你认为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是。(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你认为上述实验装置是否合理__________。若不合理,你觉得应该如何连接(用编号表示连接顺序)。〔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H2O(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