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区教育发展指导方案按照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为全面落实《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方案》,立足教育发展实际,努力创建优质均衡发展的教育,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区域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重点,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加快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与探索,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总体目标到2015年,实现全区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建立教育管理、教学设施、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等一体化管理模式,使区成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示范区,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特色发展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教育。三、工作要点(一)全面优化管理机制。严格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原则,落实区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管理。完善一体化管理细则,进一步明确学区一体化管理的权利和职责,统一规划学区工作,统一安排教学活动,合理调配城乡师资,统筹学区工作经费。确立一体化管理目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明确一体化管理任务,做到“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学校建设标准、教育经费拨付、教职员工队伍、教育质量评估”等诸方面管理的协调统一。到2015年,形成城乡学校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新体系和运行新模式。(二)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根据《关于市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规划方案》,制定2011—2015年的具体方案,按照学校规模适宜、班额适度、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做到城乡一体化规划,且适应学龄人口变化、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确保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教育。2011年,迁建望岛小学、八中,扩建孙家疃小学;小学、初中平均班额达到45人、50人;公办学校接收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第1页共4页例达到93.47%。2012年,扩建七中;小学、初中平均班额达到44人、48人;公办学校接收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达到94.5%。2013年,新建望海园学校;小学、初中平均班额达到43人、46人;公办学校接收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达到95.5%。2014年,新建羊亭小学、温泉中学;小学、初中平均班额达到42人、45人;公办学校接收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达到96.5%。2015年,新建半月湾中学;小学、初中平均班额达到40人、45人;公办学校接收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达到97.5%。(三)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稳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2011年,投资2000万元,加固改造校舍,投资8400万元,新建、扩建校舍面积43000平方米;2012年,投资800万元,加固改造校舍,投资2435万元,扩建校舍面积16236平方米。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和省级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要对照《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确定薄弱学校名单,制定年度具体工作计划,2011年,全区标准化学校达到100%。2012年,全区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80%;2013年,全区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87%;2014年,全区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90%;2015年,全区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90%以上。提升学校内部设施配备水平,2011年,全区100%的学校数字化实验室(探究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等各类实验室及内部设施达到省级标准要求;93%的学校教学仪器及图书馆藏书量达到国家配备要求;60%的学校建立学生电子阅览室,与校园网相结合,实现电子图书资源共享。到2012年,全区95%的学校教学仪器及图书馆藏书量达到国家配备要求;80%的学校建立学生电子阅览室,与校园网相结合,实现电子图书资源共享。(四)实现资源深度共享。落实《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每年更新约1000台电脑,基本建成教育远程学习平台,建成动态优化优秀视频资源库。进行录播教室应用于学区均衡发展的探索,借助我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优势,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全面提高学区信息一体化管理水平。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课题研究,完善“教育资源库”的维护建第2页共4页设,发挥远程教学评估系统的作用,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地均衡发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