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应急预案五篇范文第一篇:心肺复苏术应急预案心肺脑复苏术应急预案一、定义。指当任何原因引起呼吸和心搏骤停时,在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施,其目的的保护脑和心脏等重要脏器,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二、临床表现1、意识丧失。2、心音、颈、股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断续或停止。4、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瞳孔散大。三、应急预案1、呼吸:畅通呼吸道,清除口腔内异物。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口对口人工呼吸,简易呼吸器,机械通气,氧疗。2、心脏: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无心电监护下可盲目除颤,必要时开胸心脏按压。药物:建立静脉通道,肾上腺素1mg静注,可加大剂量1-4mg重复。在静脉通道建立之前,可行气管内给药。心电监护:室颤,有细颤时静注肾上腺素使之变为粗颤,用非同步除颤,能量200j、300j、360j,若不成功,首选利多卡因1.0-1.5mg/kg静注,每3-5分钟重复。然后再除颤。3、脑。冰帽降温或全身亚低温。循环恢复后给予脱水药物。地米,醒脑静,纳洛酮等药物,尽早高压氧治疗。四、程序发现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惊厥)→迅速判断是否心脏骤停→立即抢救→通知医生→bls及als并举→气道开放、吸痰、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气囊或呼吸机通气持续心脏按压术、接上心电除颤监护→建立静脉通路→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复苏成功或终止抢救→详细记录抢救经过第二篇: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第1页共14页(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心肺复苏术顾名思义,即在呼吸或心跳停止情况下所作的急救术。目的在于尽快挽救脑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坏死,(四分钟以上开始造成脑损伤;十分钟以上即造成脑部不可逆之伤害,故强调黄金4分钟),因此施救时机越快越好。心肺复苏术适用于心脏病突发、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造成之意识昏迷并有呼吸及心跳停止之状态。由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其它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复苏学会制订的每五年更新一次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指导和规范在全球范围内的心肺复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lcor)发布最新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来表达实施紧急生命支持的重要性:(1)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强调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心肺复苏术步骤: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001、002、003、004、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告知无呼吸;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及护士。请求支援。推抢救车。除颤仪。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001,002,003,004,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5.松解衣领及裤带;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第2页共14页按压深度至少125px);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2010(新):c-a-b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2005(旧):a-b-c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a(airway):保持呼吸顺畅: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气道,所以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是畅通气道。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使头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颈部或托起下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怀疑有颈部损伤者只能托举下颏而不能使头部后仰;若疑有气道异物,应从患者背部双手环抱于患者上腹部,用力、突击性挤压。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