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说明树木岭隧道进口里程DK1+590,出口里程DK14+230,从长沙火车站出发,过人民东路开始入地,平行于京广线南行,穿上行客车联络线、桂花路、下行客车联络线后右拐,穿京广线、东二环,沿树木岭路、圭塘河往南,下穿湖南植物园以及时代阳光大道后,沿着中意一路南行,在南三环(绕城高速)附近出洞。隧道全长12640m,穿越地层以泥质粉砂岩为主。隧道进口至香樟路、木莲冲路至圭塘河采用3台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香樟路至木莲冲路、湘府路至隧道出口采用矿山法施工,其余地段及工作井采用明挖法施工。具体施工方法见表9.1-1。表9.1-1树木岭隧道施工方法施工段落施工方法DK1+590~DK1+780明挖暗埋段明挖施工DK1+780~DK1+800盾构工作井明挖施工DK1+800~DK4+360.5工作井~树木岭站区间盾构施工(4#、5#盾构)DK4+636.5~DK6+562树木岭站~香樟路站区间盾构施工(4#、5#盾构)DK6+838~DK7+400香樟路站~木莲冲工作井区间矿山法施工DK7+400~DK7+420木莲冲工作井明挖施工DK7+420~DK8+900木莲冲工作井~湘府路明挖暗埋段区间盾构施工(6#盾构)DK8+900~DK9+794湘府路明挖暗埋段区间明挖施工DK10+072~DK11+762湘府路站~汽车南站站区间矿山法施工DK12+038~DK13+895汽车南站站~明挖暗埋段区间矿山法施工DK13+895~DK14+230明挖暗埋段明挖施工我工区承揽的工程项目共有四座地下车站、三段暗挖区间和两个明挖段。其中车站分别为树木岭站、香樟路站、湘府路站、汽车南站站,结构复杂,附属结构多;车站同时还担负着区间施工竖井和盾构工作井的任务,因此车站也是本标段的控制工程。二、隧道施工技术措施(一)保护围岩,控制变形,动态管理,确保安全的技术措施1、隧道开挖采用弱爆破技术配合铣挖机开挖技术措施为保证隧道开挖的安全和对软弱围岩的扰动,开挖采用微爆破和铣挖机开挖爆破采用多打眼,控制装药量。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2、极坐标BJSD-2断面检测及炮眼定位措施采用极坐标BJSD-2断面检测仪及炮眼定位技术,先按不同的围岩断面尺寸,炮眼布置图输入仪器,爆破后输入相应里程、断面,仪器通过光束自动检测断面超欠挖,施工人员可用油漆按投影布点。3、软弱围岩采取多循环、短进尺的措施为减少深孔爆破对隧道震动影响,维护围岩的稳定性,隧道Ⅳ、Ⅴ级围岩采取多循环、短进尺的措施,Ⅴ级围岩浅埋段及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范围根据地质超前预报反馈的结果优化开挖方案,部分地段采用铣挖机开挖,局部进行零星爆破。4、动态管理、动态施工,确保安全的技术措施各级围岩施工做好监控量测,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性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调整提供依据,确保施工及结构安全。Ⅳ、Ⅴ级围岩浅埋地段、断层破碎带地段软弱围岩采用“先探测、管超前、预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的方法施作,做好监控量测,指导施工顺序,动态管理、动态施工,确保施工安全。(二)隧道超欠挖控制技术措施控制超欠挖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控制好超欠挖可以保证开挖轮廓圆顺平整,减轻了应力集中现象,避免局部塌落,并为喷锚支护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超欠挖量,节约大量砼和回填圬工,加快施工进度。1、加强控制测量重视控制测量的复合程序,保证标定开挖轮廓线和隧道中线、标高控制点的精确性,保证检验测量频率。开挖轮廓线要考虑施工误差,设计预留围岩变形和拱顶沉降等因素,在设计轮廓线外要适当加大尺寸。衬砌轮廓线按设计轮廓线径向加大5cm考虑。2、提高超前支护钻孔质量超前支护钻孔尽量使用干钻,钻孔外插脚在允许范围以内的情况下,不宜过小,以免在孔眼后端造成土体剥落。3、严格进行喷锚支护,防止隧道局部坍塌因围岩地质差引起的隧道局部坍塌也是造成超欠挖的主要因素,隧道的掉块、脱皮往往会使围岩失稳,引发局部塌方,塌方段一般不易回填密实,留下质量隐患。在施工中保证支护及时,支护质量可靠;在软弱土体地段要缩短循环进尺开挖。4、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加强施工控制采用BJSD-2断面仪随时抽查隧道超欠挖情况。根据提供的实测断面图,进行分析超欠挖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进行管理。三、保护隧道基底的技术措施隧道基底开挖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