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管理规范年”活动的实施意见》(邹发[2008]4号)和县政府《关于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见》(邹政办发明电[2008]11号)、《关于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邹政办发[2008]29号)文件要求,为严格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安全发展,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任务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根据“隐患治理年”和“管理规范年”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按照“严格标准,规范管理,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采取企业自查自改申报、镇办督促落实初审、部门监督检查验收、上报审批的工作方式,在全县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创建活动。通过开展规范化、标准化创建工作,组织指导企业全面系统的排查治理事故隐患,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引导和促进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标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让企业的每个员工从事的每项工作都按安全标准和制度办事;全面改进和加强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落实责任、任务和措施,促进企业工作、管理、操作、行为、技术“五规范”,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程度和水平。二、开展范围、分类及任务目标(一)范围、分类全县范围内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单位。(二)任务目标引导和促进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标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让企业的每个员工从事的每项工作都按安全标准和制度办事;全面改进和加强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落实责任、任务和措施,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程度和水平,促进企业工作、管理、操作、行为、技术“五规范”,进而达到消除隐患,控制好危险源,消灭事故的目的。到2009年底全县所有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要全部符合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求,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标准。三、标准要求(一)企业合法经营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必须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并按许可范围经营。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限为三年,企业应在到期前三个月提请换证申请。未经许可,企业不得擅自进行危险化学品经营。经营单位应每两年对本单位经营储存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安全评价。(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1、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当全面负起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认真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协调和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2、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并严格考核和奖惩。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必须建立以下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认真落实:(1)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2)职能部门及其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3)其他岗位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3、各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涵盖本单位经营全过程和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结合岗位操作实际定期分析,适时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包括:(1)危险化学品购销管理制度;(2)易制毒(剧毒)化学品购销管理制度;(3)危险化学品经营手续环节交接责任管理制度;(4)危险化学品储存保管制度;(5)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制度;(6)危险化学品养护制度;(7)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8)毒害性危险学品管理制度;(9)腐蚀性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10)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11)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理办法;(12)安全检查制度;(1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4)安全奖惩制度;(15)消防管理制度;(16)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17)设备管理制度;(1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