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厦门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建设》项目介绍厦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林广元一、项目简介厦门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建设项目综合应用了测绘、物探、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和网络等学科的先进技术,融合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出了管线普查一体化技术和管线信息管理新模式,实现了管线信息综合管理和动态管理。项目通过一体化管线探测技术和数字化测绘技术同步采集地下管线的空间坐标和属性数据、测绘带状地形图、编绘地下管线图;采用先进的支持空间拓扑关系的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Oracle9i+ArcSDE数据库平台,建立地下管线及地形空间信息数据库;采用ESRI系列GIS平台开发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地下管线数据管理服务中心和城域地下管线专用网络,实现地下管线数据集中管理和信息共享;通过建立管线管理机制,实行地下管线动态管理。二、立项背景我国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基本上还处于纸质管理水平,有些城市虽然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但基本上都是单机管理,管线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现势性很差。总体来说我国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程度低,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严重滞后于城市办公自动化和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当前我国在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地下管线资料信息不全,资料信息老化,资料更新慢,现势性差,滞后于城市建设的需要;资料分散管理,精度低,新增管线没有开展竣工测量;探测技术方法,数据建库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机制等有待于改进、提高和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地下管线探测技术、GPS技术、GIS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海量存储技术和信息管理理念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地下管线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何综合应用各方面的先进技术,使地下管线普查探测和信息管理能适应现代技术和管理的要求,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是城市地下管线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探讨新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工作中应用的方法、思路和途径成为大家关注的课题。《厦门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建设》项目正是在全国建设行业对管线普查探测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以及新技术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被厦门市政府列为《厦门市信息产业发展“十五”专项计划》的重点工程,并由厦门市计划委员会于2002年4月批准立项,财政投资3000万元,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项目同时被列入2002年福建省建设厅科技课题。三、总体思路1、总体目标2/9应用一体化技术探测各类地下管线并采集相应的地形数据和管线属性信息,建立地下管线及地形信息数据库,开发厦门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各专业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分级、分布式的地下管线数据库;建立地下管线数据管理服务中心,建立公共数据交换服务平台;建立具有空间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建立切实可行的信息更新机制,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为厦门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地下基础空间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为城市防灾减灾、保护城市地下管线提供准确的数据,为各类专业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等。2、主要工作及其流程项目工作包括: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质量检查、工程监理、数据建库、系统开发、软件监理和动态管理等,各工序间的工作相互交叉,工程组织实施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和各工序的技术特点,进行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其相互关系及工作流程如图一所示。图一地下管线工作流程图数据采集控制测量管线探查管线点测量带状图测绘数据处理建立图形数据文件建立文本数据文件管线图编绘成果表编制检查验收技术总结精度统计质量评定成果资料组卷工程验收成果归档与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成果验收档案资料监理计算机成果监理内业整理监理测绘作业监理探测作业监理任务履行监理工程监理管线动态管理新建管线竣工测量档案报送软件监理《厦门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建设》项目介绍1/93、数据管理模式以厦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为依托建立市地下管线管理服务中心,集中对各类管线数据进行分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