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女性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5.1女性人力资本影响因素分析5.1.1社会机制因素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趋势的加强,人力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和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占人力资源一半的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也越来的越被重视。本文从经济增长和女性人力资本的相互关系上,来说明经济增长与内蒙古女性人力资本的相互作用及其制约机制。女性人力资本不仅对经济有着很大的促进,而且对提高女性整体的社会地位,提倡男女平等目标的实现,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女性人力资本在社会的机制因素作用下所呈现的弱势主要体现在女性高中教育情况普遍偏低。究其原因,其一是经济原因所致。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甚平衡,造成了在大多数的农村,一个女孩子能完整地上完高中,就已经是高学历了。众所周知,在广大的农村对于投资的家庭来说,是得不到任何的回报的。而且需要的投入是不一般的农村家庭能负担的得起的。由于高中已经不是义务教育了,如果不具备一定经济实力,一个女孩子要接受到高中或者比这还要高的教育,是非常不容易的其二,我们农村的古老观念,也制约着女性受教育的权力由于我们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堪完善,传统的性别观念就很强。在一些人的意识里,女孩子是早晚要出嫁的,是别人家的人。而男孩子才是自己的根本血脉。俗语说,养儿防老,所以,在机会与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多数的家庭往往会放弃对女孩子的培养教育。就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级技工严重不足,早在1999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高校扩招。高校在校的学生数,明显增多。有数据显示从1998年的340.88万人迅速增加到2002年的903.4万人。在这里,四年的净增数是562.52万,增长了1.65倍不止。但是性别构成却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刨去“男低女高”的分数线的限制,从生源上,高中男女的在校比例已经成为了根本的原因,这才是不容忽视的。5.1.2社会文化因素女性接受教育的情况,社会文化因素也对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女孩子的生长环境,当地风俗,生活的地理区域以及生活方式和所受的教育等等。从女性接受教育的情况看,我们国家对女性的人力资本的投入相对不足。在内蒙地区,集中表现在高中以后,女性就学率的明显下降。首先,我们国家女性人力资本在总量上明显不足。在1990年往后的十年中,女性的文盲率有所下降,在这一点上,看出了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但是,还是高出男性很多。2000年女性的文盲率比男性的文盲率高出三倍,分别是8%和24%。有2002年的调查显示,我国成年男女的文盲比例相差了10.49个百分点。其中,男性占6.43%,女性占16.92%。同国外的一些国家相比较看,我们国家女性的入学率和如日本样的发达高收入国家相距甚远,和印度这样的低收入的国家也有着很大的距离。初级与高级的教育,日本与韩国的女性入学率已经等于或者超出了男性。性别平衡指数也远远地高出我们,我们呢,还高于印度。这些都与近年来我们国家大力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关。在接受高等的教育阶段,这四个国家GPI都没有达到1,相比较看,日本的性别差异几乎没有,我们国家性别差异反而最大。就是和印度这样的国家相比,也有着很大的距离。从辍学情况上看,在上个世纪的1980年,我们国家的小学教育辍学率已经接近性别的平衡,但是,中学教育的辍学率在性别差异还相当地严重。综合可见,女性人力资源总体投入量的不足,主要是性别的观念及一些传统的旧观念阻碍了我们女性教育的发展。几百年来,受传统礼教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因循守旧思想,把无数本该享受到教育的妇女阻挡在了教育门外。还有,女方到男方家落户的传统模式以及养儿防老的陈腐观念着实影响了一个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而一个家庭对一个女孩子教育的投入是女性人力资本最初的积累,也就是资本积累的起点。一个家庭对一个女孩儿的投资意向,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女性接受到教育的质量以及数量,进而也就影响了女性们一生的发展。其次,在高中以后,女生们入学率的下降,也使得女性接受的高等教育远远地落后于男性。究其原因,有高中所受教育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在小学阶段已经很大程度上在缩小,已经基本趋于平衡。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