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血压现状精品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心脏意外等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人口死亡原因的30%,其中62%的卒中病例和49%的心肌梗死病例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第21届国际高血压学会(ISH2006)公布的福冈宣言中指出,全世界高血压患者约有9亿72200万,相当于成人的26.4%。其中,发达国家高血压患者有3亿3300万,发展中国家6亿3900万,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管理都是重大问题,我国的高血压现状同样不容乐观,据2002年卫生部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我国高血压的特点是“三高三低”,患病率高、增长趋势高,危害性高,同时知晓率低(30.2%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治疗率低(24.7%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控制率低(6.1%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2007年《ESC/ESH高血压防治指南》都指出降压达标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关键,微小的血压差异带来较大的心血管获益,收缩压降低2mmHg,可降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7%,降低卒中死亡率10%。降压不是最终目的主要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大连市友谊医院心内二科主任郑明日对记者说,据统计,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60%以上都有高血压病,有的是血压忽高忽低而入院,有的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衰竭,而有的是冠心病发病入院结果检查出有高血压病。由于高血压发病较慢,大多数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和特别的不适,有时可出现轻微的头昏头痛等表现,所以,也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我们发现许多患者认为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还有的患者不知道血压达标后会带来什么好处。精品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对于高血压患者降压不是最终的目的,主要目的是要降低高血压病所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每个人对于高血压的耐受程度不同,同样是高血压,有的患者刚得就会出现并发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血压控制不好,患病时间越长,受累程度就越严重,并发症出现一般在高血压病的中后期,心、脑、肾为高血压病主要累及的器官,常出现以下并发症: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亦称中风,病势凶猛,致死率极高,即使不死,也大多数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越高。高血压病人都有动脉硬化的病理存在,如脑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周围血管的脑组织,此时,病人立即昏迷,倾跌与地,所以俗称中风。凡高血压病患者在过度用力、愤怒、情绪激动的诱因下,出现头晕、头痛、恶心、麻木、发力等症状,要高度怀疑中风的可能,此时,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检查。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高血压与肾脏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另一方面肾脏损害加重高血压病,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漫性病变,导致恶性小动脉硬化,从而发展为尿毒症。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形成代偿性左心肥厚。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肥厚时,即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该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冠心病:血压变化可引起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间的平衡失调。高血压患者血压持续升高,左室后负荷增强,心肌强力增加,心肌耗氧随之增加,合并冠状精品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降低,心肌供氧减少,因此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冬季北方高血压高发,据统计,北方地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30%,即每10个成人有3人是高血压,北方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南方,这种“北高南低”的趋势与饮食差异、气候因素有关。由于北方气候比较寒冷,冬天长,人体周围血管倾向于长期收缩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因为寒冷可使周围血管骤然收缩,使血压骤然升高而容易导致卒中。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