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施工单位:中铁八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三工区编号:注:交底记录共两份,原件一份留接收人,复印件一份留交底人。工程名称:新建兰新铁路甘青段(DK426+356.56~DK471+283.99)交底部位:路基过渡段交底部门项目技术负责人交底人复核人日期工程部交底内容: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详见后面附文。序号接受人日期备注12345路基工程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注:本技术交底适用于DK426+356.56~DK471+283.99里程段内路基过渡段施工,路基过渡段采用的填料为级配碎石掺3%的水泥,本段内剩余填料为5万方,施工区域主要集中在李尤村特大桥至王官寨子特大桥之间。一、前言本段路基范围内过渡段设计构筑型式主要为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过渡段是路基工程与各种结构物、不同路基形式间的衔接过渡部位。施工时提前安排过渡段的结构物施工,以便尽早进行过渡段的填筑,确保过渡段有足够的静置自稳时间,进一步减小工后沉降量。为了保证过渡段填筑质量,原则上过渡段与相邻路堤应按水平分层同步填筑。但确有困难不能同时施工的,为保证路基施工进度,采取在桥台后预留一定长度的路堤填筑段并做出台阶,待过渡段施工条件成熟后与过渡段一起施工。过渡段级配碎石掺加3%水泥在碎石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采用推土机、平地机平整,压路机进行碾压作业;对于靠近台身和墙身处机械不能到位的地方,采用小型振动夯进行振压。过渡段使用的材料的粒径、级配及材质符合要求。二、施工工艺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1)基坑清理对基底、基坑进行清理,做到基坑底部无先期施工中所产生的垃圾及松土(杂土)。2)基坑回填砼进行一次连续浇筑砼,砼浇筑严格遵照砼施工操作规程。砼施工完成后做好养护工作。地基表面再次清理:待基坑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对过渡段其它先期已经处理过的地基表面再做清理。3)施工测量首先对其路基中线进行定位,对其标高进行精确测量并计算出过渡段所要填筑的实际高度,以此为依据并同时参照设计图上的相关数据,对其同一水平填筑层的不同填料所填筑范围进行详细计算,并进行实际测量放样。4)分层填筑拌和好的级配碎石要尽快运到铺筑现场,由桥台向路基方向、由中心线向路基两侧按顺序依次进行填料的填筑工作。每层填料的压实厚度为20cm。5)平整碾压对摊铺的级配碎石遵循“先两侧后中央,先静压后振压,时速2km/h,作业面不调头不转弯”的原则进行全断面碾压,人工处理坑洼和集料窝。填筑的级配碎石在碾压作业时,如表面水分已蒸发干燥,必须在静压后适量洒水湿润表面,再振动碾压。采用压路机碾压的方式为“静压—弱振—弱振—弱振—弱振—静压,然后进行收光,碾压时,压路机轮迹重叠1/3,并保证边缘及加宽部分压实到位,压路机不易到达的部位,采用冲击夯进行局部处理。三、路桥过渡段1、技术要求(1)路桥过渡段的长度按下式计算:L=3*(H-0.4)+5H-台尾路堤高度。(2)台后过渡段范围内路基基床表层填筑掺加5%(重量比)的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3)过渡段采用倒梯形,分层填筑掺加3%(重量比)的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压实标准应满足K30≥150MPa/m、Evd≥50MPa、Ev2≥80MPa和孔隙率n<28%。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在2小时内使用完毕。(4)碎石的级配范围应满足要求,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5)在桥台后填筑0.1m厚的无砂混凝土渗水墙,并在基床部位设置砼块。砼块与过渡段级配碎石间设置由无砂砼渗水板、无砂砼渗水板基础、渗排水管材(φ100mm)、C20砼基础四部分组成的排水系统,最终由渗排水管材将水引至路基外。无砂混凝土板及基础预制后现场拼装。(6)路桥过渡段台后基坑开挖边坡挖成底宽0.6m左右的台阶,基坑以混凝土回填;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7)过渡段级配碎石集中厂拌,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推土机摊铺。水平分层铺平,机械碾压。压实机械采用重型与轻型相结合,自两边向中间碾压,前后轮痕重叠三分之一。重型压路机不易压到的地方及在台后2m范围内,用小型振动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