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作业(用了matlab)名字:学号:班级:原图片1.膨胀A=imread('F:\大3\数字图像处理\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pics\1','jpg');%把图片读入B=[010;111;010];%设置结构元素C=imdilate(A,B);%进行膨胀imshow(C)%看看膨胀后的图片效果imwrite(C,'F:\大3\数字图像处理\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膨胀\1.jpg')%把图片保存到指定的目录下面参考:(1.jpg)2.腐蚀A=imread('F:\大3\数字图像处理\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pics\1','jpg');%把图片读入B=[010;111;010];%设置结构元素C=imerode(A,B);%进行腐蚀imshow(C)%看看腐蚀后的图片效果imwrite(C,'F:\大3\数字图像处理\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腐蚀\1.jpg')%把图片保存到指定的目录下面3.开运算A=imread(‘F:\大3\数字图像处理\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pics\1’,’jpg’);%把图片读入B=strel(‘disk’,2);%利用strel函数来设置结构元素C=imopen(A,B);%进行开运算imshow(C)%看看开运算后的图片效果imwrite(C,'F:\大3\数字图像处理\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开运算\1.jpg')%把图片保存到指定的目录下面参考(1.jpg)4.闭运算A=imread(‘F:\大3\数字图像处理\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pics\1’,’jpg’);%把图片读入B=strel(‘disk’,2);%利用strel函数来设置结构元素C=imclose(A,B);%进行开运算imshow(C)%看看开运算后的图片效果imwrite(C,'F:\大3\数字图像处理\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闭运算\1.jpg')%把图片保存到指定的目录下面参考(1.jpg)5.边缘提取A=imread(‘F:\大3\数字图像处理\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pics\1’,’jpg’);%把图片读入B=edge(A,’canny’,[0.040.10],1.5);%进行边缘提取imwrite(B,'F:\大3\数字图像处理\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边缘提取\1.jpg')%把图片保存到指定的目录下面参考(1.jpg)指纹图片也可以解签上述的代码来进行变换。第一个图片(三张中)<原图>第一个图片(三张中)的膨胀第一个图片(三张中)的腐蚀第一个图片(三张中)的开运算第一个图片(三张中)的闭运算本人用了matlab里面的函数来做了这次实验,虽然代码看上去简单,但这些是我的心血带来的成果,请老师耐心的,慢慢地读我的程序报告。本人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指的是-------MATLAB便用详解-及工程应用基础,开发)学会了不少关于图像处理的专用函数以及其用法,进行膨胀和腐蚀的时候,本人采用了“+”型的3*3结构元素(矩阵),带来的效果也蛮好,后面进行开运算和闭运算的时候,本人采用strel函数,具体地说采用disk型2(具体参数)了。一开始后面的参数采用5试试看效果怎么样,发现具体图片里的信息都丢了,完全变成白色了,所以,我就改了2试试,还算可以,差别不是那么很大,不过保留的信息量比采用5的时候多一些。通过本次实验,本人体会到了怎么样能够把图像处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经过这一段的学习本人对阅读参考书方面和实验能力方面有所提高,本人毕竟是留学生(来自朝鲜的),所以在语言方面(所指的是阅读教材方面)有所障碍,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做到了,谢谢,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感受到科学的力量,让我认识到了付出代价我也可以跟中国同学一样同样做的好,谢谢,老师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