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防洪标准复核4.1流域概况跃进水库位于南部县盘龙镇境内,属嘉陵江水系,坝址以上集水面积0.317km2,主河道长0.75km,主河床平均比降94‰。流域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降雨量充沛,湿度大,阴天多,日照时数偏少,无霜期长(在340天左右)。四季分明:春早,回温不稳定,寒潮、阴雨、干旱较多;夏长炎热,降雨集中,但时空分布不均匀,常有旱涝出现;秋季短,降温快,多霪雨;冬暖,雨少。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57.6小时;平均气温17℃,日最高气温44.2℃,日最低气温-3℃;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046.7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656.3m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9.5m/s;平均降雨量为968mm,年内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最少,最多主要出现在7月,其次是6月和8月,日最大降雨量168.5mm(1978年7月15日)。由于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4~10月占全年的86.77%),经常出现春旱、夏伏旱。4.2基本资料的收集和复核4.2.1基本资料的收集整理本次洪水复核,走访了参与建库的老同志,询问了建库时大坝坝基的处理情况地形地质、河槽状况,了解了建库过程,查阅了水库“三查三定”资料;收集整理了流域水系、水库的主要特征参数(集雨面积、主河道长度、河流比降、吹程、水位面积库容曲线)、枢纽平面布置、流域地形图等。4.2.2流域基础资料复核1、集水面积根据流域1/10000地形图核实流域分水线,量算得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0.317km2,与“三查三定”中的数据一致,本次采用集水面积F=0.317km2。2、主河道长度L根据流域1/10000地形图核实主河道自出口断面至分水岭的河流长度,包括主河槽及其上游沟型不明显部分和沿流程的坡面直至分水岭的全长。测算得主河道长度为0.75km,与“三查三定”中的数据相同,本次采用L=0.75km。3、主河床平均比降J根据核实的主河道线L,读取河道各转折点的高程Hi和间距li,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计算公式为J=(Σhi-1+hi)li/L2经计算主河床平均比降J=94‰,与“三查三定”中的成果基本一致,本次采用J=94‰。4.3设计洪水计算4.3.1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按照《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跃进水库为小(2)型水库,枢纽工程等级为Ⅴ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设计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p=5﹪),校核洪水标准采用200年一遇(p=0.5﹪),消能防冲建筑物洪水标准采用10年一遇(p=10﹪)。4.3.2设计洪水推求由于该水库邻近地区无小河水文站实测水文资料,水库为小(2)型水库,故采用暴雨推求设计洪水,但因为水库及附近均无可用的长期暴雨观测资料,无法由实测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故直接采用《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推求设计洪水。按《手册》“暴雨等值线图”查值,经综合分析确定暴雨统计参数如表4-1。跃进水库暴雨统计参数表(表4-1)时段均值CVCS=3.5CV1/6小时16.00.361.2601小时40.00.411.4356小时80.00.471.64524小时110.00.501.7504.3.3设计洪水1、设计洪峰流量采用《手册》中推荐的推理公式Q=0.278ψSτnF推求设计洪峰流量。推理公式中有关参数确定如下。(1)流域特征值参数采用核实的集水面积F=0.473km2、流域长度L=0.7km、流域平均比降J=78‰。(2)汇流参数m值本流域地处盆地丘陵区,暴雨历时较短,强度集中,洪峰涨落较快。依据《手册》,流域特征系数θ=LJ1/3F1/4,当θ=1~30,m=0.40θ0.204,当θ=30~300,m=0.092θ0.636。经计算,θ=2.198,m=0.4697。(3)产流参数μ值本流域相对高差较小,属于盆地丘陵区,依据《手册》:u=4.8F-0.19,CV=0.18,Cs=3.5CV。(4)暴雨参数S、n暴雨衰减指数n分历时确定:t=6~24h,n3=1+1.661lg(H6PH24P)t=1~6h,n2=1+1.285lg(H1PH6P)t=1/6~1h,n1=1−1.285lg(H1/6PH1P)Sp=Hp24.24n-1(5)单位汇流时间τ0计算公式:τ0=[0.383/(ms0.25/θ)]4/(4-n)(6)校核m′m′=0.278L/(τJ0.333Q0.25)经计算m′值与原m值较为接近,说明参数取值正确,计算过程无误,成果可以采用,具体计算见表4-2。跃进水库各频率设计洪峰流量计算表(表4-2)P(%)H24nspτ0μψτQP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