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专项活动的安排部署,更好的保护我市生态环境,并减少农业生产对我市环境的不利影响,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农牧业和循环经济为指导,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核心,以集成组装配套技术为手段,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开展环境治理、保护自然生态三大任务,着力推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着力推行农田清洁生产技术规程,实现农田清洁生产,推动循环农业发展,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二、防治目标以防治农业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结合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以及农村庭院环境治理,努力实现粪便、秸秆、生活垃圾及污水变肥料、燃料、饲料,促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能源效益;节水、节肥、节能促成生产、生活、生态;实现庭院、田园、交通和水源等公共区域干净,广泛宣传和引导农民自觉主动参与,共同建设优美家园。三、防治内容和防治模式防治内容以减少农药、不合理化肥施用量,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业“三废”资源化利用水平为重点。防治主要模式:①人畜粪便资源化利用模式;②保护性耕作为主的秸秆就地还田资源化利用模式;③生产生活垃圾处理为主的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④节肥、节药、节水、节膜、节能和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的农田清洁生产模式。四、防治标准与具体做法(一)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通过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带动农户改厨、改厕、改圈,推进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厌氧处理、土地消纳等方式,提高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应用能源生态模式,促进家居文明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卫生第1页共5页环境优良化。具体做法。2009年开始,我市已经实施了沼气项目,项目实施地点为巴润设施农业园区,但因我市气候条件的限制,该项目的效果不是很明显,针对这一问题,计划在技术上改进,寻找突破,若效果依旧不理想,将转变方法(如厌氧处理,制作有机肥料等)对人畜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二)肥料施用科学合理。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控制氮肥用量,稳定磷肥用量,适当增加钾肥用量,针对性补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具体做法。2017-2018年,我市将继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一是结合XX市文件(通农牧土肥字[2017]16号)要求,对我市耕地质量进行摸底调查,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土样采集化验,分析我市耕地现状,提出配肥建议;二是2018年4月-10月,在我市甄选两个实验示范田(巴润社区5亩,南郊5亩),开展合理施肥实验示范种植,主要开展新型肥料肥效实验,有机肥环境安全试验等示范种植,为我市今后的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提供依据,达到地力提升同时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鼓励实施免耕覆盖沃土技术、堆沤发酵或过腹还田等方式处理农作物秸秆。大力推广秸秆覆盖连续免耕技术,鼓励农民实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逐步提高秸秆能源化利用水平。具体做法。结合我市现状,鼓励实施秸秆还田及秸秆发酵有机肥等措施,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减少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四)农药科学使用和农药废弃包装及农田废弃物收集处理回收。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实施专业化防治,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综合防治水平。具体做法。结合自治区、XX市文件要求(内农牧种植发〔2017〕号、通农牧发〔2017〕290号);对我市农药市场进行监管,一是对我市的农药经营者进行培训,二是推行限制农第2页共5页药(高毒限制销售的农药)销售登记制度,要求销售方负责登记购买人的联系方式,购买量和用途等;并对限制农药的经营点控制数量和地域,统一监管,尤其加大对市场禁售农药的监管力度。三是结合我市基层农技推广项目,对农牧民进行科技培训,指导合理科学施用农药,计划在2018年,甄选140户种植户示范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色板诱虫,灯光诱虫和生物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