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结对帮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加快全面小康步伐,按照“规划到村、措施到户和责任到人”的要求,以提高素质为基础,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增加收入为核心,以脱贫致富为目标,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主导产业,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以结对帮扶为重要抓手,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使全乡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结对帮扶目标从20**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对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所含人口再一次开展帮扶到户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力争实现帮扶对象贫困人口全面得到有效扶持,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得到有效保障。确保我乡20**年与全县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二、结对帮扶方式1、实行市、县挂乡包村单位和乡属部门结对帮扶行政村全覆盖。每个行政村都安排单位结对帮扶,帮扶单位派出工作队驻村帮扶,由单位主要领导带队,分管领导任队长,1—3名干部为工作队员。2、实行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一是根据上级安排,由市县帮扶单位成立工作组,实行干部结对帮扶;二是由乡村两级干部结对帮扶。三是乡属部门单位负责人及乡中学、中小及乡医院班子成员结对帮扶。结对帮扶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帮扶干部变动后,新进干部自然接替。新纳入扶贫范围的贫困户要及时安排干部结对帮扶。三、结对帮扶内容(一)精准识别,掌握情况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要对所驻村基本情况、贫困原因、存在问题、群众意愿等进行调研。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干部要对已确定的结对扶贫对象认真开展再核查、再识别,进一步核实其家庭人口、资源状况、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劳力状况、第1页共5页技能技术等情况,逐一分析梳理出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以及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意愿不足等具体致贫原因,实事求是逐户走访,根据走访、帮扶实施情况,记录好《干部帮扶脱贫工作手册》。(二)因户制宜,精准施策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结合当地实际,帮助贫困村围绕改善发展条件、提升发展能力制订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对贫困对象致贫原因分析归类,制订分类脱贫措施。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要围绕脱贫成效可持续、不返贫的要求,根据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分户制订脱贫规划。帮扶措施要因村因户制宜,切实可行、持久生效。要综合施策、组合帮扶,做到一村一套帮扶措施、一户一套帮扶办法,把资金和具体帮扶措施整装精准“滴灌”到贫困村和贫困户身上。重点做好“五个着力帮扶”:1、着力帮扶发展产业。帮助贫困村和扶贫对象以市场为导向,围绕油茶、茶叶、蔬菜、吊瓜和黄菊等农业主导产业,结合村情和贫困家庭人口、资源、技能、致贫原因、产业发展意愿,选择有利于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格局。要鼓励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以产权为纽带,在依法、自愿基础上将土(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价、产业帮扶资金入股,参与联户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发展新的产业,参与生产劳动,获取分红收入和劳务收入。2、着力帮扶就业创业。加大培训力度,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雨露计划”、“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等培训,让有条件的扶贫对象掌握1—2项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以路口中心村标准厂房为依托,积极为扶贫对象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对口培训、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帮助扶贫对象转移就业。3、着力帮扶完善保障。加大教育扶助力度,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要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建立长期助学计划,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困难家庭助学措施;加大卫生医疗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卫生院和村卫生所达标建设项目,对因病致贫的对象,要第2页共5页按规定实行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医疗精准扶贫,确保看得起病,不因病加重负担。完善社会救助措施,开展“救急难”工作,对因病、因灾、因残等特殊原因致贫的困难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加大物资、资金等扶助力度,帮助渡过难关。加大托底保障力度,对符合低保、五保的贫困人口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4、着力帮扶改善条件。继续改善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