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1.3.1评价目的1.3.1.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1.3.1.2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1.3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1.3.2基本原则1.3.2.1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1.3.2.2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1.3.2.3遵循风险评估的原则,综合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1.3.2.4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1.4评价范围1.5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设计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卫生要求、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及职业卫生投资专项经费概算等。1.6评价方法根据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以及项目的复杂程度,有针对性地采用工程分析法、经验法、检查表法、风险评估法和综合分析法进行评价。1.6.1工程分析法对识别对象的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布局、化学反应原理、原辅材料及其杂质种类含量等进行分析,推测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潜在的、可能产生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1.6.2经验法评价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对照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拟评价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1.6.3检查表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其它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1.6.4风险评估法依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理化性质、浓度(强度)、暴露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率、防护措施、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建设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1.6.5综合分析法采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类比分析、经验推断、专家权重、定量分级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对拟评价项目从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1.7评价程序1.7.1准备阶段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收集研读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编制预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1.7.2实施阶段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包括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1.7.3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汇总、分析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专家评审。本项目评价程序见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七月768.318.7781.328103.098.5八月768.419.1791.240162.4103.5九月770.616.9810.930148.080.6十月772.713.6751.24919.286.7十一月772.48.2621.3720.684.2十二月772.75.0641.06142.655.4全年平均770.211.9701.346全年合计910.41004.4年平均气温10.8℃极端最高气温28.2℃极端最低气温-11℃全年主导风向西北风(WN)全年次主导风向西北北(WNN)全年最小频率风向北北东风(NNE),次为东北东风(ENE)夏季最小频率风向西风(W)、东风(E)年平均风速1.3m/s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5.0℃根据2007年地面风向资料统计,区域全年主导风向为WN风,频率为12.6%,次主导风向为WNN风,频率为8.74%,年静风频率为20.33%。各季及全年风向频率分布情况见表3~2。该区域四季及全年风向频率玫瑰图见图3-1。表3-2各季及全年风向频率分布情况(%)风向一月四月七月十月全年N4.842.504.030.002.85NNE1.610.000.810.810.81NE1.612.502.421.612.03ENE2.420.83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