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的七大手法[原创]上一篇下一篇1.甚麼是IE?IE就是指INDUSTRIAL(工業)ENGINEERING(工程).它由兩字詞之首字母組合而成.2.IE的起源?IE的基礎也是最早的起源來自於『工作研究』,而『工作研究』的主要構成是來自泰勒(FrederickW.Taylor1856~1915)的『工作研究』與吉爾布雷斯(FrankBGilbreth1868~1924)的『動作研究』二者所構成.3.IE的目的?應用科學及社會學的知識,以合理化、舒適化的途徑來改善我們工作的品質及效率以達到提高生產力增進公司之利潤進而使公司能長期的生存發展下去,個人的前途也有寄托之所在.因此,簡單地說,IE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工廠的人力、設備、材料,以最經濟有效的工作方法,使企業獨得最大的效益.4.為甚麼要有IE?*持續的進步是企業及個人長久生存的根基.*改善就是進步的原動力,沒有改善就沒有進步.—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改善是永無止境的,必須長久持續去進行.4.IE的主要範圍?*工程分析*價值分析(V.A)*動作研究*工作標準*時間研究*時間標準*工廠布置*運搬設計5.為甚麼要有改善(IE)七大手法?*以不教而戰,謂之殺.*徒然要求改善而不講求方法、技巧,於事無補.*給人一條魚吃,不如教他捕魚的技術.*要求捕更多的魚,首先必須講求捕魚技術的傳授與使用.*改善七大手法(IE7TOOLS)就是協助我們改善我們工作的技術.改善(IE)七大手法有哪些?名稱目的1.動改法改善人體動作的方式,減少疲勞使工作更為舒適、更有效率,不要蠻干.2.防錯法如何避免做錯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夠具體實現.3.五五法藉著質問的技巧來發掘出改善的構想.4.雙手法研究人體雙手在工作時的過程,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之地方.5.人機法研究探討操作人員與機器工作的過程,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6.流程法研究探討牽涉到幾個不同工作站或地點之流動關係,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7.抽查法藉著抽樣觀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問題的真象.1.意義防錯法又稱防愚法,其義為防止愚笨的人做錯事.也就是說,連愚笨的人也不會做錯事的設計方法.狹義:如何設計一個東西(一套方法),使錯誤絕不會發生.廣義:如何設計一個東西(一套方法),而使錯誤發生的機會減至最低的程度.因此,更具體的說”防錯法”是:1>.具有即使有人為疏忽也不會發生錯誤的構造—不需要注意力.2>.具有外行人來做也不會做錯的構造—不需要經驗與直覺.3>.具有不管是誰或在何時工作能不出差錯的構造—不需要專門知識與高度的技能.2.功用1>.積極:使任何的錯誤,絕不會發生.2>.消極:使錯誤發生的機會減至最低程度.3.應用範圍任何工作無論是在機械操作、產品使用上,以及文書處理等皆可應用到.4.基本原則在進行”防錯法”時,有以下四原則可供參考:1>.使作業的動作輕鬆2>.使作業不要技能與直覺3>.使作業不會有危險4>.使作業不依賴感官EXL:在連續幾個測試站間加檔板,防止未測品流至下一站.5.基本原理1>.排除化:剔除會造成錯誤的原因.2>.替代化:利用更確實的方法來代替.3>.容易化:使作業變得更容易、更合適、更獨特,或共同性以減低失敗.適合化、共同化、集中化、特殊/個別化.4>.異常檢出:雖然已經有不良或錯誤現象,但在下一制程中,能將之檢出,以減少或剔除其危害性.5>.緩和影響:作業失敗的影響在其波及的過程中,用方法使其緩和或吸收.4.動用IE手法剔(除)、合(並)、排(重排)、簡化來尋求新方法※剔除經過WHY、WHAT、HOWTODO分析後認為沒必要的,可試著剔除.※合並數人同一工作,數地同一工作或數次來回的做,可以考慮能否合並.※重排經試著剔除、合並后的工作,繼續以WHEN、WHERE、WHO加以研究,工作順序可否重排.※簡化經過上述剔、合、排后之工作是否最簡單、最佳效果,是否可再簡化.5.制訂新的工作標準再好的方法也會受到抵制或排拆,當新的方法產生后,應制訂成新的工作標準.6.效果跟催(Followup)新的方法實施應加予跟催及控制、查看.1>.有無照新方法作業.2>.新方法實際效果與預期效果比較.3>.新方法實施過程中,產生之問題迅速排除.1.解決問題的步驟(QC事項)在推行全公司品質改善的活動里,QC事項(QCStory)是必定要求遵循的方法.即:四大階段:※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行動(Action)八大步驟:1>.選擇主題(找出工作場所的問題,縮小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