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国发23号文件精神基本原则:三个坚持重点对象:八大行业精神内涵:八个更加主要特点:五个统一创新措施:十项制度重点强调:十个强化三个坚持1、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证的基础上;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管理、制度、标准和技术方面,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3、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集中整治非法违法行为,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八大对象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民用爆炸物品、冶金。八个更加1、更加严格的企业安全管理2、更加坚实的技术保障3、更加有力的安全监管4、更加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5、更高标准的行业准入6、更加有力的政策引导7、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8、更加严格的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五个统一1、继承与创新的统一2、高度重视与严格要求的统一3、治标与治本的统一4、企业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的统一5、当前与长远的统一十项制度一重大隐患治理和重大事故查处督办制度1、对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实行逐级挂牌督办、公告制度2、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3、对事故查处实行层层挂牌督办4、重大事故查处由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二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1、要求企业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现场带班2、其中煤矿和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3、对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的,要严肃处理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强制推行制度1、制定和实施矿山生产技术装备标准2、煤矿“六大系统”要在3年之内完成。3、道路专用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2年内完成4、鼓励有条件的渔船安装防撞自动识别系统5、大型尾矿库安装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6、大型起重机械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四安全生产长期投入制度。1、企业在制定财务预算中必须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2、落实地方和企业对国家投入的配套资金3、研究提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下限标准并适当扩大范围4、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求助基金制度建设5、积极稳妥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等。五企业安全生产信用挂钩联动制度。1、规定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分级评价结果,作为信用评级的重要考核依据2、对发生重特大事故或一年内发生2次以上较大事故的,一年内严格限制新增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等,3、作为银行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六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制度。1、先期建设7个国家矿山救援队,配备性能先进、机动性强的装备和设备;2、推进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水上搜救、船舶溢油、油气田、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国家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3、鼓励支持依托大型企业和专业救援力量,加强服务周边的区域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七现场紧急撤人避险制度。1、赋予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2、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八高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核准制度1、修订行业的生产安全技术2、制定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3、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要求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4、严把安全准入关九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制度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工亡补助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60万元)依法确保工亡职工一次性丧葬费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发放。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十企业负责人职业资格否决制度规定对重大、特别重大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其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厂长、经理)。十个强调一是强化隐患整改效果●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行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企业要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建立预警机制二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严格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推进达标工作三强化技术管理和技术研发●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和技术装备研发●健全机构,配备技术人员●强化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将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和装备纳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