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数字城市“赛跑”赢在“智慧”应用未来的数字城市,能够真实再现城市的各个细节信息。编者按:“数字中国”概念自1998年被提出,如今已在构建地理空间框架、提高测绘保障能力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推广应用层面,伴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热潮的兴起以及一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搭建完成,信息资源分布不均、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信息安全隐患等问题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化、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本报记者张林让每一个有形城市的背后都有一个数字神经系统——这是神州数码集团涉足数字城市建设的初衷和愿景。今年年底,在神州数码首批开展市民卡业务的江苏省扬州市,将完成20万张市民卡的换发工作。市民卡广受青睐的原因在于:它将可能囊括现在及未来所有IC卡的功能。即一卡多功能,还能实现互联互通。扬州市民卡不仅集合了政府公共管理、公用事业服务和金融支付结算等功能,还继承了原来的社保卡、公交卡的功能。目前,在长三角、珠三角的许多城市均已开展各具特色的市民卡工程。其中,推进速度较快的无锡市已累计发放市民卡100多万张。某些城市的市民卡在经济圈内的城市之间甚至可以互相使用。这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区域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实际便利。在神州数码的数字城市业务中,约占1/3份额的市民卡业务正在成为企业从城市化进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程中获益的重要载体。神州数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数字城市业务本部副总经理刘小红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民卡是数字城市建设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以“用”促“建”,才能保障数字城市、数字中国建设少走弯路。“数字中国”概念自1998年被提出,如今已在构建地理空间框架、提高测绘保障能力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然而在推广应用层面,伴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热潮的兴起以及一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搭建完成,信息资源分布不均、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信息安全隐患等问题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化、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从“数字”到“智慧”“当中国还在提‘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的时候,欧美国家已经在发展‘智慧地球’了。这不仅是概念的变化,也是人们对未来城市发展寄予的美好期待。”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2010全国数字城市经验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就我国信息化背景下数字城市建设初级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如此描述。有专家还预言: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变迁,将诞生更具诱惑力的智慧产业。来自测绘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0多个城市(区)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其中40个城市已经建成,带动各地基础测绘投入约12亿元,在30多个领域的600多个专业部门广泛应用,综合效益显著。同时,我国已形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航定位、地图出版以及测量在内的地理信息产业结构体系。2009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750亿元,近些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速。“这将是一个大感知的时代。”国家测绘局副局长闵宜仁在会上说,“作为这种联系的基础——位置服务业或地理信息产业将承担重要的功能。智慧中国不仅是中国IT产业的发展机会,也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良机。”如果说传统的数字城市是一种基于宽带通信基础设施和面向服务的计算资源基础设施,提供创新型管理与服务的互联共同体,智慧城市就是以大系统整合的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交互下的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管理更加精细、环境更加和谐、经济更加高端、生活更加宜居。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在会上表示,利用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开发物质资源与信息资源,是现代城市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迈进,也是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诸多瓶颈问题的必然选择。据介绍,在数字全球的背景下,中国数字城市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机遇第3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