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涵、路桥、路隧过度段施工作业指导书一、该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使用范围由于本标段桥梁、隧道、涵洞等构筑物较多,因此与之衔接的过渡段工程量较大,而过渡段往往是路基质量的薄弱环节。因此,过渡段施工也是本标段路基的重点。过度段施工技术适用于处理武广客运专线韶关境内路基与涵洞过度段、路基与桥梁过度段、路基与隧道过度段施工作业指导。二、该作业指导书采用的有关规范、标准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三、施工人员设备配置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振动压路机1台及其配套其他车辆;工程技术人员1人,测量人员随时服务;各种车辆司机数名。四、过渡段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按照“施工准备→地基处理→材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的顺序进行,路桥、路隧过渡段的混凝土部分按照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范及规程施工。2、施工工艺流程框图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试验准备清除地面浮土平整地基处理、检测测量(水平、横坡)布控制桩、定分层线材料拌和填料运输摊铺碾压、夯实室内试验材料进场试验设备进场试验设备调试测量检测路桥、路涵、路隧过渡段施工艺流程图五、过渡段施工本线设计的过渡类型主要包括:桥路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过渡段、路堤路堑过渡段、隧路、桥桥及桥隧相连地段刚性过渡段、半填半挖及不同岩土组合路基。1、桥路过渡段桥路过渡段示意图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过渡段涵路过渡段示意图(涵顶距路肩>1.5m)2.0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基床以下路堤级配碎石1.01.0填充混凝土涵路过渡段示意图(涵顶距路肩<1.5m)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基床以下路堤A、B组填料级配碎石掺5%水泥≮3.0m填充混凝土1.01.00.42.3H2.0涵洞级配碎石掺5%水泥钢轨顶面L≥4H,且≮20.0ml=2(H-0.4)+2.0结构型式见“涵路过渡段示意图”。3、路堤路堑过渡段基床底层100mm直径透水软管Ts-100级配碎石基床表层路堤堤堑过渡段示意图(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基床表层基床底层透水软管100mmTs-100直径路堤堤堑过渡段示意图(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结构型式见“堤堑过渡段示意图”。4、隧路、桥桥及桥隧相连地段刚性过渡段结构型式见“隧路刚性过渡段示意图”。半路堤半路堑过渡段示意图原地面线4.4路堑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基床以下路堤换填2.05.04.4隧路刚性过渡段示意图5、半挖半填路基及不同岩土组合路基结构型式见“半路堤半路堑过渡段示意图”。(5)为确保路基施工质量,路基内及路肩上各专业设备,包括电缆槽、接触网、声屏障、综合接地线等与路基本体工程同步施工。(6)工期要求:必须保证路堤竣工后有6~18个月的沉降观测期和调整期。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⑴过渡段的填筑长度、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其中200Km/h以上无碴轨道地段过渡段长不应小于4倍桥台高,且不小于20m。⑵过渡段的填筑在结构物圬工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⑶过渡段基底处理与桥台的地基处理同时进行,并满足设计要求。⑷桥台基坑回填和过渡段基底处理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基坑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⑸过渡段与相邻的路堤和锥坡按水平分层一体化同时填筑。当台后路堤已填完时,路堤与过渡段设纵坡连接。路堤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0m。⑹过渡段两侧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排水,以免水从结合部渗入路堤造成病害。⑺每层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质量检测,合格后再填筑下一层,不合格的重新压实,重新检测,直到合格。⑻过渡段两侧及桥台锥坡防护砌体在路堤稳定后施工。⑼过渡段填筑分层厚度和压实遍数通过试验确定。2、路堤与路堑过渡段⑴路基与路堑过渡段应详细研究过渡段处的地形条件、地基条件、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横向的刚度均匀过渡和减小差异沉降,同时注意排水系统的衔接。⑵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坚硬岩石路堑时,在路堑一侧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不小于0.6m。应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过渡段基床表层20m范围内采用掺入3~5%水泥的级配碎石填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