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并购重组拟立新规规范借壳重组此次并购重组制度的改革主要涉及规范借壳重组、推动市场化定价、研究增加支付手段及打击内幕交易等《财经》记者王晓璐金融危机过去一年有余,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促使境内投资者并购活动明显增加。监管层及业界均意识到,并购重组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已迎来一个合适的时间节点。近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证监会)、沪深交易所等部门正抓紧研究资本市场支持并购重组的“新政”。证监会于8月2日首次通过网站互动交流平台,对现有并购重组相关法律法规及细节做出说明和解读。有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旨在让市场更充分地了解现行并购重组的政策,提高并购重组交易效率,释放出推动制度改革的信号。此轮中国并购市场的复苏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借壳上市交易被严格限制,整体上市和产业并购交易逐步增多。业界预判,随着中国资产证券化进程的深入,未来中国的并购交易将取代IPO融资交易成为资本市场中最主要的活动,资本市场将在中国经济的存量优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购重组的市场化改革为即将出现的大规模产业整合提供制度准备。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据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介绍,此次并购重组制度的改革主要涉及规范借壳重组、推动市场化定价、研究增加支付手段及打击内幕交易等。该人士坦言,中国并购重组制度体系涉及国资委的国资并购法规、商务部的外资并购法规等。对制度进行改革需各部委统筹安排,且证监会内部各部门也需相互协调。此外,改革势必牵扯到地方政府利益,还需考虑投资者结构不成熟等因素,市场化改革难以一蹴而就。规范借壳上市在境内资本市场,提及并购交易,投资者最容易想到的便是借壳上市。由于借壳重组交易往往引起股价飙升,引发内幕交易,市场对此“既爱又恨”。一方面,借壳重组往往因可为投资者带来巨额收益而备受追捧,可另一方面,大量垃圾公司因借壳重组概念被爆炒,严重扭曲了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饱受市场诟病。2008年4月,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提出重大资产重组应等同于IPO。但实际上,政策要宽松得多,如无法满足三年业绩盈利的公司均可借壳上市,完成资产证券化的目标。今年,证监会从严审批借壳重组交易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华泰联合证券总裁助理兼投行部总监刘晓丹介绍,8月份,华泰联合正在进行中的四例并购案中,有两例为整体上市类交易,一例为产业并购类交易,仅一例为借壳上市类交易,这也基本代表了目前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的格局。一直以来,房地产企业是资本市场借壳上市的主力军。今年,证监会已基本暂停了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的审批。此外,证监会提高了借壳上市交易的多个标准,包括估值定价项目陈述、环评要求等,这些都基本趋同于IPO上市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明显感觉到借壳越来越难,现在市场中优质的借壳方非常难找,反倒是叫卖的壳比较多。”刘晓丹表示。另据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负责人介绍,今年年中,证监会强调,对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告日前六个月的股票交易数据进行核查,一旦查出交易主体及中介机构涉嫌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则取消其上会资格,已过会的公司如发生该情况将不发放核准批文。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介绍,此次改革,监管部门打算对借壳方提出盈利要求,规范借壳重组的标准。第3页共14页第2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4页刘晓丹指出,要想从根本上规范借壳重组,除了完善并购重组法规外,还需着眼于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的改革,只有保证企业IPO上市道路的通畅,并坚决执行退市制度,才能化解借壳上市带来的如价格扭曲、市场炒作等诸多问题。其实,规范借壳上市早有殷鉴。2004年年初,香港联交所修改了上市规则,即从2004年3月31日以后,如果收购方在借壳后的24个月内注入的资产规模超过壳公司自身资产规模的100%,就被视为IPO,必须按照IPO程序审批。这样相当于全面封杀了借壳上市。在中...